◎ 2007-2008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11月7日,是俄国“日历上的红色日子”,至今让俄罗斯人难以忘怀,主要是因为十月革命 
    [     ]
    A.它使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C.中止了帝国主义大战
    D.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列宁曾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以下符合上述理论的措施有
    [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C.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D.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 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并向下面哪一个国际组织申诉(   )
    A.联合国
    B.反法同盟
    C.国际联盟
    D.反法西斯同盟
  • 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
    上表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
    A.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来势迅猛
    B.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
    C.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破坏力强
    D.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破坏了工业生产
  • 2007年美国遭受到次贷危机,给美国和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伤害,对此美国著名的投机家乔治·索罗斯说,“扩大出口是解决危机的有效办法”。在罗斯福新政中,为了缓解危机带来的冲击,采取有利于扩大出口的措施是
    [     ]
    A.实行美元贬值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政策
    D.兴办公共工程
  • “德国共产党说谁选择了希特勒,谁选择了战争,这个口号很快当时就淹没在德国民众对希特勒拥护的四句话上。1933年1月30号,整个柏林几乎万人空巷,喊着四句话:一个元首;一个政党;一个民族;投一个人的票——阿道夫·希特勒。”这段材料传递的信息有(   )
    ①德国民众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②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即将取得政权
    ③德国共产党对希特勒的反动本质有清醒的认识④德国人民自己把自己陷入了战争的深渊
    ⑤当时德国的民主化程度很高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 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联合国大会是惟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B.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宗旨的国际组织
    C.《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 下列文件,不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是(   )

    A、《慕尼黑协定》
    B、《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C、《大西洋宪章》
    D、《雅尔塔秘密协定》
  • 20世纪60年代,苏联推行大国强权政治的最突出表现是(   )

    A.修筑柏林墙
    B.出兵平息匈牙利事件
    C.入侵阿富汗
    D.中断“布拉格之春”改革
◎ 2007-2008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当今美国推行大国强权政治的主要表现有
    ①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②打着“人道主义干涉”的幌子轰炸南联盟
    ③对伊朗实行经济封锁,干涉伊朗内政 ④发动伊拉克战争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之初,不包括下列哪个国家:
    [     ]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意大利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东欧国家先后进行改革的共同原因主要在于

    [     ]

    A.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B.南斯拉夫退出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
    C.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D.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 据史料记载:1965年列宁格勒一工厂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苏联实行

    [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市场经济体制
  • 在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反映双方缓和的事件有
    ①古巴导弹危机 ②苏联与西方国家合作,结束对奥地利的占领 ③苏联承认联邦德国 
    ④1959年赫鲁晓夫第一次访美 ⑤结束越南战争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
  •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挽救侵越战争的败局
    B.维护霸主地位
    C.发展中美友好关系
    D.推行对苏强硬政策
  •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发生了剧变。受剧变影响,政治版图发生变化的国家是
    ①民主德国 ②南斯拉夫 ③波兰 ④捷克斯洛伐克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中国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
    A.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B.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作用增强
    C.有利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D.西方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和平演变”
  • 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新技术革命是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推动力
    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机会均等的
    ③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相互对立的
    ⑤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     ]
    A.①③⑤
    B.②④
    C.④⑤
    D.①④
◎ 2007-2008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西欧国家为了改变高科技相对落后美、日的具体实际,1985年制定了
    [     ]
    A.尤里卡计划
    B.星球大战计划
    C.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D.科学技术立国计划
  • 西周分封制存在的基础是:
    [     ]
    A、周王拥有权力
    B、诸侯国的承认
    C、大量奴隶的存在
    D、井田制的实行
  • 西周时期青铜制造业的发展与商朝时期最主要的不同表现在:
    [     ]
    A.青铜制造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B.手工作坊集中在王都
    C.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
    D.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
  • 商代的灭亡形式,确切地说属于:
    [     ]
    A.亡于民族战争
    B.亡于属国
    C.亡于王朝战争
    D.亡于权臣
  • 下列各项与齐桓公霸业无关的是:
    [     ]

    A.尊王攘夷
    B.葵丘会盟
    C.城濮之战
    D.“相地而衰征”

  • 从鲁国的“初税亩”到秦国的商鞅变法,绵延春秋战国的种种变法对中国社会的最终影响是:
    [     ]
    A.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出现了新的阶级,形成了新的阶级关系
    C.改变了国家的落后面貌,推动了统一
    D.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公元前613年,当时中国人观察“有星孛入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纪录,此记录记载于
    [     ]
    A.《甘石星经》
    B.《尚书》
    C.《易经》
    D.《春秋》
  •        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他们在《巴黎宣言》中写道:“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摘自《论语·为政》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将以教育家尊孔子”,孔子的教育行为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下图为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的合影。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二 1943年斯大林给丘吉尔的信中说:“在法国北部开辟战场,不仅能牵制希特勒在东线的兵力,而且能使希特勒无法入侵英国。”
    (1)德黑兰位于_______境内。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军事战略问题,三国首脑在会议上做出了什么决定? 改决定的实施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1年8月15日,美国尼克松总统说:“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欧洲和亚洲的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被已打得破破烂烂了。为了扶持它们站起来,为了保卫它们的自由,美国在过去的25年中向它们提供了1430亿美元的对外助……”
    (1)尼克松所说的“对外援助”指的是哪项措施?美国为什么要对欧洲提供巨额援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去的25年”后的1971年,美国与西欧之间的经济关系有了什么重大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999年元旦,欧元在欧盟11个成员国发行。2004年欧盟25国首脑在罗马制定欧盟宪法。
    (3)从上述两图所示的史实看,西欧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什么?其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德国和日本都曾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今天两国对这段历史的反思态度却不同。
    据此回答:
    (1)比较二战后初期,盟国对德国和日本处置的相同点,分析造成这些相同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后50—70年代初,德日两国都经历了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比较两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不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德、日两国经济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