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级人教新课标版重庆市荣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1792年4月诞生的《马赛曲》唱道:“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歌中“敌人”主要指(   )

    A.王党分子
    B.普奥联军
    C.反法联盟
    D.英国军队
  •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不断扩展
    D.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 在作品中描写和讽刺了趋于衰落的中世纪骑士制度和武侠精神,揭示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的作家是
    [     ]
    A.Shakespeare

    B.Cervantes

    C.Raphael

    D.Galileo
  • 法国的热月政变与英国1688年政变的相似之处在于
    [     ]
    A.都是资产阶级与贵族地主之间的妥协
    B.都改变了国家的政体
    C.都是基本上没有流血的政变
    D.都是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的需要
  • 《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都体现了时代精神,主要表现在它们都主张
    [     ]
    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 
    B.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
  •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前提是:   
    [     ]
    A.工业革命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  
    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马、恩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 有人说,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那么,19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     ]
    A.达尔文
    B.法拉第
    C.伽利略
    D.爱因斯坦
  •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这是因为改革 
    [     ]
    A.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B.由资产阶级领导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
  • 如果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一个重大进步的话,那么美国独立战争推动人类历史继续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

    A、冲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B、创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C、组建了联邦制的政府
    D、开创了美国崭新的历史
  • 西方史学家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完全入迷了。”然而到了“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引起此兴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中国资源的丰富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需求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1895年美国三百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
    [     ]
    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D、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 2011级人教新课标版重庆市荣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     ]
    A.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C.推翻斯图亚特王朝
    D.确立君主立宪制
  • 把亚洲革命风暴推向顶点的大起义是下图中 
    [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
  •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     ]
    A.人文主义者要求现世享受的精神
    B.冒险家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
  • 下列事件发生在法国大革命吉伦特派掌权时期的有(   )
    ①制定《人权宣言》 ②普选产生国民公会 ③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抗击第一次反法同盟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9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相比,相同点是 
    [     ]
    A、农民或封建王公掌握领导权
    B、民族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
    C、以反侵略反封建为革命任务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
  • 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番话的实质是 
    [     ]
    A、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B、与英国进行商业竞争
    C、发展工业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
    D、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企图控制全世界
  • 史学界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其理由是
    [     ]
    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消除
    B、社会主义革命成功有了可能
    C、生产关系得到了局部的调整
    D、全球化进入到有序发展阶段
  • “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诗中赞叹的是
    [     ]
    A、高架铁路的建立
    B、化学工业的进步
    C、电讯事业的发展
    D、水运事业的发展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一位非洲的国王发布了《告全国人民书》:“我决心保卫我们的国家,给予敌人以反击,一切有力量的人跟我来吧。”最终他领导人民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迫使侵略者在和约上签字。这里的“敌人”是指(   )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 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出现了有组织的斗争增多,以合法斗争为主要形式,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等特点,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革命处于低潮时期
    B、机会主义思潮泛滥
    C、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D、欧美各国社会稳定
  • 观察辨析下面历史文献。这一历史文献是
    [     ]
    A、法国革命中废除封建贵族的土地凭证
    B、俄国农奴获得解放时得到土地的证明
    C、林肯政府落实《宅地法》颁发的土地证明
    D、明治维新时承认新兴地主土地所有权的证明
◎ 2011级人教新课标版重庆市荣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     ]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 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句话出现在
    [     ]
    A、英国出现议会后
    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
    C、1688年“光荣革命”后
    D、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后
  • 与文艺复兴相比,欧洲启蒙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倡导人文主义
    B、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C、推动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D、给天主教会以摧毁性的打击
  • 有人说:“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这种“新型”是指
    [     ]
    A、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
    B、有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
    C、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手段
    D、把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结合起来
  • 1775年5月,北美各殖民地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 
    [     ]
    A、集中商讨对付英国的办法
    B、决定把各地的民兵整编为大陆军
    C、颁布《独立宣言》
    D、研究制定美国宪法
  • 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所谓“商业革命”,其表现是
    ①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扩大②欧洲的商路及贸易中心转移
    ③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 ④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931年10月18日凌晨,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下葬时,为纪念他的伟大贡献,美国各地 
    [     ]
    A、熄灭电灯一分钟
    B、轮船鸣笛三分钟
    C、教堂敲钟84响
    D、齐奏《英雄交响曲》
  • 帝国主义在争夺殖民地问题上既斗争又妥协,观察下图,它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缔结直接相关
    [     ]
    A、德奥同盟
    B、法俄协定
    C、英法协约
    D、英俄协约
  • 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831年占1/4,18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 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普鲁士先后同哪些国家发生过战争(   )
    A、丹麦、法国、俄国
    B、奥地利、俄国、法国
    C、法国、俄国、英国
    D、丹麦、奥地利、法国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圈地运动开始的时候,因失地而进城的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懒汉”,通过“血腥立法”,加以严惩。如1531年法令和1536年法令规定,所有健康的人,一旦被发现乞食,要被剥光衣服,绑在马车后,游街示众,同时鞭打至流血为止,然后遣返原籍。随着圈地运动的大规模开展,失地农民的骤增,英国政府逐步认识到惩罚不如疏导,要进行疏导,首先要进行救济。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旧《济贫法》规定:每一个教区的有产者每年必须对教堂有一定数量的捐赠,然后再由教堂在一定的监督制度下分发给本教区的穷人。
    (1)根据材料一,说明16、17世纪英国对待流浪农民的政策有何变化?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贫困者必须进入济贫院;必须遵守严苛的工作纪律,进行繁重的劳动,以获得勉强维持生命的生活必需品。这是一种带有劳动改造性质的规定,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走出济贫院后能靠劳动谋生。院内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被称为“穷人的巴士底狱”,穷人宁可接受低薪的工作机会,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到那里请求救济的。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旧《济贫法》相比,英国新《济贫法》有何特点?试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的政治家致力于避免革命的发生。1909年,王室调查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关于济贫法的报告》。报告主张废除单纯从救济贫民着眼的济贫法,由国家从教育、就业、卫生、养老等方面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两年以后,劳合·乔治不顾各方面的强烈反对,在自由党与工党的支持下,依据报告的基本原则,提出并通过了《国民保险法》。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与《济贫法》相比,英国《国民保险法》的特点。试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英国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78年l1月19日,俾斯麦推动国会通过了《反对社会民主党进行普遍危害活动法》。该法共30条,规定:一切旨在推翻“现存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而从事社会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活动的组织均予禁止,其集会、活动、游行予以解散,印刷品予以查禁;禁止为社会民主党印刷宣传品和提供集会场所;在“公共安全受到威胁”的城市或地区宣布实行“小戒严”;“危害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者”要被驱逐出居留地,参与受禁活动的人将被处以罚款或被判刑等。
      材料二 俾斯麦有一句“名言”,他宣称:“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为此,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险法》,对工资劳动者实行强制疾病保险,费用由雇主承担30%,雇工承担70%,1884年颁布《工伤事故保险法》,规定工伤保险费用全部由雇主承担。1889年又颁布《养老保险法》,规定对75岁以上的工人提供养老金,费用由国家、雇主及雇工三方分担。这标志着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首先在德国诞生。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福尔玛说。社会保障措施“去掉了对帝国的最大咒骂,走出了向前迈进的第一步”。
    ——丁建定《近代晚期西欧的社会保障制度》
      材料三 对俾斯麦来说,德国的殖民政策也始终是以欧洲的总形势为转移的。有很长一段时间,俾斯麦不仅对殖民政策有很大的怀疑,而且刚开始,鉴于帝国外交形势不稳定而完全采取拒绝的态度。
    ——摘自K·E·博思《德意志史》第三卷(上)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反对社会民主党进行普遍危害活动法》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和材料一中俾斯麦的活动是否矛盾,为什么? 依据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末社会保障制度在德国建立起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俾斯麦的对外政策有什么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前夕德国的对外政策与俾斯麦时期的对外政策相比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三段材料分析俾斯麦的政策对统一后德国的崛起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