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某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强化训练(九)(必修一)的第一部分试题
  • 文学是社会时代内容的重要反映形式,下列文学作品中具有相同体裁的是
    ①《采桑度》 ②《桂苑笔耕》 ③《窦娥冤》 ④《东门行》
    [     ]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佛教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下列人物中与范缜观点言行不相一致的是
    [     ]
    A.东汉明帝
    B.北周武帝
    C.唐玄宗
    D.北魏太武帝
  •        民族关系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新唐书》记载:“是时,可汗上书恭甚,言:‘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上述言论中关于“婿”、“半子”是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     ]
    A.吐蕃
    B.回纥
    C.突厥
    D.南诏
  •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下列内容中属于郑成功祖孙三代开发台湾的是:
    ①积极发展商品生产 ②军队屯田垦荒 ③由汉族向少数民族传授先进农业技术 ④提倡文教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 下图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
    A.清政府暂时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一战”期间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
    D.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
  • 最早提出在中国兴办新式学堂的政治派别或个人是
    [     ]
    A.洋务派
    B.林则徐
    C.洪仁玕
    D.康有为
  •        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诺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民经济明显好转,是因为:
    ①批判极“左”思潮 ②解放了一批被打倒的老干部 ③纠正“文革”错误 ④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中西文化在历史上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中国的儒家学说曾经成为欧洲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在欧洲启蒙运动中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     ]
    A.霍布斯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 透过下图中的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信息是 
    [     ]
    A.法西斯的侵略罪行
    B.“大陆政策”的实质
    C.广田内阁法西斯政权的本质
    D.在美国保护下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
◎ 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某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强化训练(九)(必修一)的第二部分试题
  •        20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问题,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下列各图中,属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问题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以下两幅图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历史教训是
    [     ]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要以夺取大城市为中心任务
    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        随着世界整体化的发展,中国对世界的认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日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     ]
    A.英国的议会制          
    B.法国的共和制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D.德国的立宪君主制
  •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自然资源的发现
    B.中西交流的加强
    C.工业革命的需求
    D.世界市场的形成
  •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米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这一结局“奇怪”的根源是 
    [     ]
    A.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B.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C.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D.鸦片输入削弱了国人购买能力
  •        外交活动反映各国的对外政策,体现其国际影响力。“在过去的半多个世纪中,中非(中国与非洲)高层互访达800多起,在共同的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中进一步加深了友谊;迄今,中国已同48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与非洲的上述外交关系反映 
    [     ]
    A.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C.经济全球化现象          
    D.国际格局多极化
  •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曾就所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宣称:“我们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所谓“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是指 
    [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C.国家强力推行的社会福利制度
    D.世界市场中的自由贸易制度
  •        汉、唐、清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朝代,均出现过盛世局面。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与此制度无关的内容是 
    [     ]
    A.实行察举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
    B.按军功授爵
    C.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D.皇帝征召才能之士
  •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②形成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
    ③有利于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④三省六部一直被后世历朝沿袭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秦、隋两个王朝为汉唐盛世奠定基础的最主要贡献是
    [     ]
    A.制订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B.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上运输通道
    C.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D.推行了以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的统治方法
◎ 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某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强化训练(九)(必修一)的第三部分试题
  • 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做的贡献包括:
    ①设置台湾府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册封五世达赖
    ④册封五世班禅 ⑤平定葛尔丹叛 ⑥平定回部反动贵族叛乱
    [     ]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
  •        1927~1937年,是中国社会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十年对峙时期中共调整对国民党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     ]
    A.阶级利益服从民族利益
    B.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
    C.推翻国民党统治
    D.民主、团结、进步
  • 关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共斗争策略,表述正确的是
    [     ]
    A.斗争重心始终指向国民党反动派
    B.坚持民主革命,一直与民族资产阶级联盟
    C.以农村为中心,坚持武装斗争  
    D.反对国民党独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C.独立自主妥善处理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
    D.是党历史上工作重心的一次伟大转移
  • 1927—1937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日益成熟的表现不包括
    [     ]
    A.领导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工运高潮
    B.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功探索
    C.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D.能够根据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调整斗争策略
  •        世界近代史上,英国、法国等大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很大影响。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18世纪60年代最先开始于英国②它使世界各国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③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④它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法国大革命中,大资产阶级当政时完成的反封建任务是

    [     ]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B.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C.从法律上确认了废除等级制度的主张   
    D.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是因为 
    [     ]
    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
    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
    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 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最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谐人际关系的措施是

    [     ]

    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D.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        海洋孕育了人类文明,进入近代以后,大国的崛起无不与争夺海洋、争夺航海权等有关。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二 1914年,一战爆发,美国总统威尔逊当天就声明中立。美驻英大使佩奇同年10月致总统顾问豪斯的信中即预见到,战后“差不多所有欧洲国家都快要破产了。海上将不再有德国。而10年以后,……整个世界前途就将会落在我们手中,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在爱尔兰海岸附近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1198名乘客遇难,其中有114名美国人。这一事件在美国引起公愤。 1917年2月,德国人恢复了此前曾一度暂停的“无限制潜艇战”,使美、德两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同月,美联社通过非正式途径得到的德国外交大臣致墨西哥政府关于墨西哥同德国结盟的照会原文引起美国舆论哗然,使美国最终下决心参战。3月,三艘美国船只被德国潜艇击沉,促使威尔逊总统于4月2日发出了参战动员。4月6日,美国正式对德宣战。
           材料三 1918年初,美国总统威尔逊对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其要点如下:①各国领海以外的海洋上应有绝对的航行自由,在和平时期及战时均然……。②必须根据专门公约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目的在于使大小各国同样获得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材料四  赫鲁晓夫认为,一旦在古巴部署了苏联的导弹,那么,苏联导弹在世界地理的配置上可以对美国取得“均势”效应。到9月底苏联导弹已经运往古巴……,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决定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
    (1)阅读材料一,《航海条例》是谁统治时期颁布的?其目的是什么?由此引发了什么事件?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二,你认为美国参战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材料三中的①,美国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材料三中的②提出的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其宗旨与实质如何?美国与该组织的关系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所发生的事件后来被称为什么事件?简述此一事件的最终结果及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