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新课标版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麒麟中学2010届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相关背景有: ①此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思想界非常活跃
    ②各诸侯国为发展和强大自身而极力招揽人才
    ③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和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使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并带动了思想的革新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等差”。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等差”。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不包括: 
    [     ]
    A.兴办太学
    B.儒家经典成为全国规定的教科书
    C.多次在全国“举贤良对策”
    D.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 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带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家,其产生的根本条件是

    [     ]

    A.政治比较清明
    B.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
    C.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D.商品经济发展
  • 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
    [     ]
    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
  • 文艺复兴中的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大多和宗教有关,宗教改革家也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这说明:
    [     ]
    A、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
    B、资产阶级不反对天主教会
    C、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
    D、宗教改革中改革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振兴基督教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主要贡献是 
    [     ]
    A、摆脱了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束缚
    B、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
    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步解除了精神枷锁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架
  •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前期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     ]
    A、都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     
    B、都宣扬了资产阶级文化
    C、都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D、都受到封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使欧洲
    [     ]
    A、告别了骑士时代
    B、加速了文化进程
    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
    D、引发了社会转型
  •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有
    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和压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闭关锁国隔绝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④明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 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统治者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
◎ 人教新课标版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麒麟中学2010届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汉字源远流长,下列字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中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自由主义思潮兴起,这反映在科学领域就是 
    [     ]
    A.牛顿完成力学体系
    B.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原则
    C.达尔文确立进化论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        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
    B.达尔文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
    C.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
    D.科学以其威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
    A.抗争——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 下列关于洋务派和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抵抗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洋务运动从某种程度上讲可看作是对抵抗派主张的一次具体实践
    B.洋务派和抵抗派的阶级属性、根本目的都是相同的
    C.二者的主张和实践都有一定积极性
    D.二者都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        洋务运动又称为自强运动,康有为、梁启超倡导维新变法时,也有自强的内容。这两种“自强”不同之处在于: 
    [     ]
    A.是否认同资本主义生产力
    B.是否认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是否愿意引进新的教育制度
    D.是否赞同引进西方军事技术
  •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程中,中国的政治思想在学习西方时经历了下列演变 
    [     ]
    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 孙中山对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贡献是(   ) 
    ①推翻了封建帝制 ②建立中华民国
    ③颁布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④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下列选项与孙中山的这段话不符的是 
    [     ]
    A.说明孙中山放弃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B.孙中山的思想发生转化,由效法英美转向以俄为师
    C.孙中山改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
    D.孙中山有了与共产党合作的初步想法
  • 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下列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C、工人运动发展和中共成立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
    D、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
◎ 人教新课标版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麒麟中学2010届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共同特征表现为
    ①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
    ②都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三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④共同的宗旨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路线的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成就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②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③“银河-Ⅰ”巨型计算机诞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④
  • 下列文艺作品,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有
    ①《茶馆》 ②《蔡文姬》 ③《青春之歌》 ④京剧样板戏《沙家浜》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以下各项体现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位置的有
    ①大量增加教育投资 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③制定《义务教育法》 ④启动了“希望工程”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受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而创作的文学与艺术作品有
    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②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③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④凡高的《向日葵》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每晚7:30分,不少人在看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后,又都等待看随后的天气预报,这反映了电视的
    [     ]
    A.传播资讯的功能
    B.媒体功能
    C.娱乐功能
    D.购物功能
  • 近代文学艺术不同派别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于

    [     ]

    A、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
    B、作家的天赋和个人努力
    C、不同的阶级利益
    D、不同的地域特点
  • 下列文学艺术作品中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是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 阅读下列表格:

    (1)表格中的①②③处分别应填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汉字从起源到秦统一的演变历程,并指出“书同文”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清时小说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明清小说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材料和上述回答,我们可以就文化和时代(或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致苏俄遗书》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 。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三: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为了这场“民主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上有何重大发展?这一思想与以前思想相比有何新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有何变化?综合材料二三四,说明你对党章修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师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分析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句、任答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商鞅变法的结果怎样?试列举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
           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卑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梭伦(雅典)
           材料二:史学家对阿里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也有人认为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材料三:“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日本)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梭伦的什么改革思想?有哪些政策体现这一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对阿里的评说纷纷各抒己见,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体现了大久保利通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治维新采取了哪些奖励或鼓励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梭伦、阿里、大久保利通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