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人教新课标版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调研(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②有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③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④束缚了思想的发展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和”是儒家在探究“天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处世智慧。儒家从个群关系、人我关系出发,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现世和谐与社会和谐。“和”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     ]
    A.(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
    B.(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董仲舒)“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天地之美,莫大于和”,强调天人合一
    D.(程颐、朱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史载: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最有可能引起明太祖不满的语句是:
    [     ]
    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B.君子视臣如草莽,则臣视君如寇仇
    C.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D.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 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
    [     ]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B.孔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C.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性和发展的特征
    D.其他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
  •        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有:
    ①古希腊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②古希腊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使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③古希腊的奴隶制经济是世界上最发达的 ④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非常丰富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        薄伽丘在小说《十日谈》中说:“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得好好儿拿点本领出来呢。如果你非要跟它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呢。”这表明作者认为:
    [     ]
    A.要遏制人类天性必须具有非凡的本领
    B.人性迟早要突破各种束缚而解放出来
    C.只要头破血流就能遏制住人的天性
    D.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顺应天性
  • “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卢梭的这种思想表明他:
    [     ]
    A.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
    B.主张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
    C.向往小农经济社会
    D.反对贫富悬殊但又主张保护小私有制
  • 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能反映启蒙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 2008年人教新课标版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调研(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

    [     ]

    A.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
    B.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
  •        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 郭沫若称赞唐代一文学家“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人是:
    [     ]
    A.韩愈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中国古代最早的成熟文字是金文
    B.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有王羲之、颜真卿
    C.文人画是元明清时期的主要艺术成就
    D.唐代绘画成为商品
  • 伽利略被认为是真正具有近代科学精神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     ]
    A.引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B.推翻了天主教会旧的宇宙观
    C.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
    D.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
  •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是: 
    [     ]
    A.使人类思想认识发生了飞跃
    B.提出了变异的概念
    C.摧毁了教会的科学体系
    D.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 马克思视蒸汽机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下列说法能证明这一点的有:
    ①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代的象征 ②蒸汽机解决了当时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③蒸汽机促进了汽船与蒸汽机车的发明 ④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改变着整个世界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
    [     ]
    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
  • 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军事技术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的认识
    [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 2008年人教新课标版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调研(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        19世纪末,一位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第一次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胡适在评价此人时说:“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这位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 陈独秀、李大钊等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的实质是: 
    [     ]
    A.猛烈批判封建主义史学观
    B.挑战封建复古主义
    C.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D.彻底变革封建文学
  •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是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三民主义还是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     ]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        邓小平说:“在斯大林时代中国共产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没有听他的话,才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下列对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     ]
    A.中共坚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B.斯大林的话都不符合中国国情
    C.斯大林指导中国革命的胜利
    D.中国革命的胜利与斯大林无关
  •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都注重了理论的创新。以下属于中共独创的是: 
    [     ]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农业合作社道路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人民代表制度
  •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名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名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或曰:臣不与子齐称呼?曰:非也。父子一起,子分父之身而为身。故父子虽异身,而能曰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故不可变者也。”
     ——黄宗羲《名夷待访录·原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君主和天下百姓实际上是一种什么关系?作者的主张具有一种什么政治倾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思想的局限性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指出君臣与父子关系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与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各抒已见,讨论激烈。请你帮助各小组完成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认为: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可以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请你以两次工业革命中重大发明为例说明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请你就科学技术消极作用加以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从网上查到了有关爱迪生资料: 爱迪生一科取得了1300多项发明专利,被称为“发明大王”。研究电灯的关键是找灯丝材料。据说,爱迪生试验了1600种耐热材料和6000种植物纤维,但都没有成功。1879年10月,爱迪生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斯旺用碳丝制成了白炽灯的报道,深受启发。他用棉丝烧成碳丝,再将碳丝装进灯泡,……当电灯通上电流时,灯丝发出明亮的光辉,持续了45小时。爱迪生终于成功了。在谈到自己的发明时,爱迪生说:“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我生平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依据上述材料,请你帮助丙组同学总结爱迪生取得重大发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与了同学们的研究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汝之民为恶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振之?而私以尓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材料二: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三:“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又有何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图1
    图2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