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人民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13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为了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诞辰2560年,电影《孔子》于2010年1月22日在全球隆重上映。如果你是电影的历史顾问,以下哪些有关孔子的历史常识你认为是正确的
    [     ]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
  • 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说:“孔子常说仁义,若是人们实行此种道德,世上也就不会有什么斗争了。”这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
    [     ]
    A.维护周“礼”,稳定社会秩序
    B.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C.以德治民,缓和社会矛盾
    D.主张改良政治制度,推动社会发展
  • 下图是有人根据先秦某思想家的政治言论画的一幅漫画。对这位思想家思想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仁政”主张
    B.是对统治阶级“虐民”“扰民”的否定
    C.反映了在治国问题上要“无为而治”
    D.该思想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 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曾说道,“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奉为最高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下列不能体现“和谐”思想的是
    [     ]
    A.“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B.“礼之用,和为贵”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 下列言论体现了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有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③“制天命而用之”④“为政以德”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战国时期墨家对实用科技较为关注,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墨家对科技感兴趣
    B.墨家代表的是平民,是生产的实践者
    C.其他学派鄙视科技
    D.墨子本人是小生产者
  •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这种观点的依据在于
    ①《道德经》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②道家是最早探讨世界本原的学派
    ③道家哲学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④道家思想对国人思维方式、道德人格的深远影响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2012届人民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13的第二部分试题
  • 风水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下列主张与这一核心思想吻合的是
    [     ]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贵君轻,爱无差等
    D.制天命而用之
  •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
    D.君主的地位是可动摇的
  • 孟子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
    [     ]
    A.主张君轻民贵
    B.维护统治秩序
    C.强调层层分封
    D.体现以德治民
  •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
    [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     ]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学的人做大官
  • 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指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并使其成为正统思想
    ②“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其中“政”的核心是中央集权
    ③“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大一统
    [     ]
    A.①②
    B.①
    C.②
    D.③
  • 据史料记载,明朝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认为犯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大防,最终被饿死。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海瑞治家的严谨态度
    B.古人严格的道德自律精神
    C.理学对人性的摧残
    D.理学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 2012届人民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13的第三部分试题
  • 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     ]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晚清曾国藩除了推崇理学大师程朱外,还特别赞赏诸葛亮、陆贽、范仲淹、司马光等精明强干的政治活动家,主要目的是
    [     ]
    A.镇压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B.贯彻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C.发挥儒学精神中经世致用的一面
    D.学习他们推动清朝实现政治改革
  •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
    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
    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
    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思想
  • 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 下列各项思想主张和顾炎武思想有关的是
    ①主张经世致用②反对君主专制
    ③“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④具有辩证法的唯物论思想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     ]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 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守仁《传习录》
    材料四 法国《回声报》副主编伊兹拉莱维奇所著《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书中提到:19世纪英国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给世界带来的却是殖民战争;20世纪的日本也给世界造成了灾难;现在,美国的一些做法人们也有目共睹。根据这样的逻辑,中国的发展会不会把忧患带给世界呢?
    (1)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两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守仁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这种修养方法对中华民族性格形成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三对材料四的疑问给出一个文化传统层面的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儒家有一句名言:“父母在,不远游”,这个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但这个观念却在现代社会中,经常与时代潮流发生冲突,那么,你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观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共门。”这是韩非借用《管子》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敬……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
    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朝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怎样的发挥?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儒家学说在秦汉时期的不同社会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
    材料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述西汉和宋朝时期以儒学为正宗的“帝国文化”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