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人民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14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图反映的是纸发明之前人们使用的各种书写材料,它们的共同点是

    贝叶经

    西汉 简策

    古埃及纸草文书
    [     ]
    A.都比较笨重
    B.都不易保存
    C.都取材于自然,受自然环境制约
    D.都推动了西方社会的转型
  •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④风俗面成为画坛的亮点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造纸术发明于汉代,751年开始西传,1276年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导致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     ]

    A.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
    B.道路阻隔,交通不便
    C.西方国家统治者拒斥
    D.中国不愿意把先进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

  •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②重视实用技术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④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雨果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 印度总理尼赫鲁曾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关于颜真卿字体(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映出盛唐社会走向正轨,所以书法也讲究规范
    B.反映出此时书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C.这几个字笔势飞动、意绪狂放
    D.体现了初唐时代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
  • 在2011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周杰伦与林志玲携手献唱《兰亭序》,以书法大家王羲之的作品为演出背景,加以行云流水般的舞蹈,充满了东方古典韵味。下列有关王羲之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生活在北魏时期
    B.被称为“草圣”
    C.其代表作是《黄庭经》
    D.只擅长草书和行书
◎ 2012届人民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14的第二部分试题
  • 关于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中国书法五种主要字体是金文、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
    B.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和文征明
    C.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D.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气势是山水画的灵魂
  • 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兰亭序》

    ③《窦娥冤》

    ④《上林赋》
    [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 在论及元杂剧时,明朝的王骥德感叹:“(文人的贫穷)由天地开辟以来……俟夷狄立中华,于是诸词人一时林立。”此话反映了元代杂剧兴盛的原因是
    [     ]
    A.元代城市经济繁荣
    B.迎合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
    C.文人贫穷地位低下
    D.继承发展了前代戏曲精华
  • 新编京剧的伴奏已在传统的锣鼓丝弦中加入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一文化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经过这样的改变,京剧不再姓“京”②中国传统乐器本来很多是外来的,对此不必大惊小怪
    ③外来元素的加入会破坏本土文化④历史是一个传承的过程,“旧中有新”同样也是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下列有关京剧形成的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是
    [     ]
    A.徽州商帮的资助和传播
    B.昆曲艺术的发展与成熟
    C.各民族文化的借鉴影响
    D.各地区文化的交流融合
  • 电影《梅兰芳》的热映使公众进一步走近了这位“蓄须明志”显民族气节的文化名人。据报道,在京剧艺术家中,梅兰芳(1894——1961)出访和在国内接待外国艺术家最多。这说明

    [     ]

    A.京剧是世界最有影响的剧种
    B.梅兰芳对京剧艺术走向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C.京剧艺术是国际交往的重要内容
    D.作为“同光十三绝”的梅兰芳德艺双馨
  • 屈原《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中的美人是一种托喻。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
    [     ]
    A.作为文学家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
    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
    D.强烈希望国家富国强兵
◎ 2012届人民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14的第三部分试题
  • 直接反映了市井街民的正常生活,商人、工匠、游民和普通百姓也成为作品的主人公。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了那个时期
    [     ]
    A.小说通俗易懂
    B.工商业经济发展
    C.印刷技术提高
    D.社会的弊端严重
  • “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     ]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身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身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 不同时期具有突出成就的中国古典文学形式,都有许多著名的代表作。对下列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它的体裁是章回形式②它最早使用标点符号③它属于长篇白话小说④它是诗体解放的标志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 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     ]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 下图是我国发行的一套邮票,邮票的主题与明清小说中一部重要作品有关。冯其庸先生认为这部作品的主人翁说话疯疯癫癫,什么也不干,平时不肯读书,不屑仕途,反对男尊女卑,提倡平等友爱。这部作品应该是
    [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 “图文并茂”的书为人所喜爱,在明朝我们可以看到的这样的书包括
    ①沈括的《梦溪笔谈》②罗贯中的《三国演义》③施耐庵的《水浒传》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 阅读以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材料二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

    材料三 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钱学森

    (1)李约瑟难题第一段提到,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在科技方面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请为此提供史实依据。(不得少于3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回答,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是什么?17——18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式的科学家?试结合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进行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明)文征明书《后赤壁赋》


    图二 (清)曹雪芹《红楼梦》插图

    (1)图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当时,我国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于哪一文学体裁?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一研究小组围绕上述图片和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设计一个最为恰当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表格中①②③处应填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诗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时期各有哪些代表人物(各举两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杂剧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繁荣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清小说有哪些突出成就?试举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