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2010年人教版河北省邯郸市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中国古代史上结束长期分裂状态实现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②隋朝③唐朝④元朝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假如你是一位唐朝的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水路赴洛阳赶考。一定要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

    [     ]

    A.永济渠
    B.通惠河
    C.通济渠
    D.广通渠
  • 小明为深入了解唐太宗,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下列可以为他提供有效信息的文献是
    [     ]
    A

    B

    C

    D
  •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 唐朝时期有许多新的发明,其中农民创制的新的浇灌工具是

    [     ]

    A.翻车
    B.筒车
    C.水车
    D.耧车
  • 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 下面是我国四座著名的石拱桥图片。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     ]
    A.河北赵州桥

    B.北京玉带桥

    C.苏州宝带桥

    D.云南黑龙潭桥
  • 北京城在历史上曾做过哪些王朝的都城?
    ①秦朝②唐朝③金朝④元朝⑤明朝⑥清朝
    [     ]
    A.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见两尊铁铸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两句诗“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你知道这位读书人为何事发出这种感慨吗?
    [     ]
    A.文天祥宁死不屈
    B.秦桧谋害岳飞
    C.王彦抗金
    D.卫青抗击匈奴
  • 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下列对其介绍正确的是
    [     ]
    A.景德镇兴起于南宋
    B.哥窑是景德镇的名窑,它烧制的冰裂纹瓷器最有名
    C.景德镇所产瓷器畅销海内外
    D.唐三彩是景德镇的独特发明
◎ 2009-2010年人教版河北省邯郸市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的第二部分试题
  • 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超过北方。下面哪一项不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     ]
    A.南方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
    B.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
    C.自然条件优越
    D.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 钱币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货币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秦半两

    ②开元通宝

    ③乾隆通宝

    ④交子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比较而言,下列中国古代城市普通市民的文化生活最为丰富多彩的是
    [     ]
    A.秦朝时的咸阳
    B.西汉时的长安
    C.西晋时的洛阳
    D.北宋时的东京
  •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
    [     ]
    A.唐朝
    B.五代
    C.宋朝
    D.元朝
  •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下列不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
    [     ]
    A.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
    C.授时历
    D.火器
  •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     ]

  • 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主要是由于
    [     ]
    A.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相权威胁皇权
    C.国家统一的需要
    D.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 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
    [     ]
    A.明朝前期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完整的航海图和先进的指南针
    C.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 下列对文字狱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     ]
    A.迫害知识分子的冤狱
    B.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
    C.因文字犯罪被捕入狱
    D.加强文化专制的冤狱
  • 清朝加强皇权的重要措施是
    [     ]
    A.开始废除宰相制度
    B.设立特务机构“厂卫”
    C.八股取士
    D.中央设立军机处
◎ 2009-2010年人教版河北省邯郸市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的第三部分试题
  • 后金和清朝的关系类似于
    [     ]
    A.隋朝与唐朝
    B.北宋与南宋
    C.契丹和辽
    D.蒙古和元朝
  •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
    A.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B.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许多富人积极从事商业活动
    C.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
    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清朝前期推行闭关政策的结果中不应包括
    [     ]
    A.抵制西方殖民活动
    B.妨碍中外文化交流
    C.停止了一切对外贸易活动
    D.抵制商业资本发展
  • 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     ]

    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 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     ]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 图一

    图二
    (1)请填写出图一的三个政权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2)与图一方框处相关的著名盟约名称是:___________
    (3)观察图二并为该图命名:___________
    (4)图二方框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相关的著名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_
    (5)据图二说出此时我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连线相关人物和作品
    苏轼 A《天工开物》
    宋应星 B《念奴娇·赤壁怀古》
    关汉卿 C《水浒传》
    施耐庵 D《秦中吟》
    白居易 E《窦娥冤》
  •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郭沫若
    材料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话是谁说的?请分别说明他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四分别描绘了谁当政时的怎样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三条唐朝繁盛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下图)
    材料二:“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康熙帝
    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中,你可以归纳出关于唐朝和宋朝对外交往的什么信息?这说明唐宋政府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四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因此,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各是什么?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某校初一年级同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巩固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讨论:
    探究一:捍卫主权
    (1)明清时期中国军民在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主权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民族团结
    (2)清朝前期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对各少数民族采取了哪些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总结感悟
    (3)中华民族自秦汉开始一统,到元、明、清三朝经历了长达六百年的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不断巩固。请概括说明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该主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