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人教实验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检测17: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的第一部分试题
  • 如果将建国后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1950——1959年、1960——1971年、1972——1977年、1978年以后,下列示意图最能准确反映上述阶段我国科技引进情况的是

    [     ]

    A、

    B、

    C、

    D、
  • 观察图片,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浑仪

    ②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

    ④“神舟”五号发射升空
    [     ]
    A.图①反映了中国古代在地震观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B.图②反映出中国为和平利用核能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C.图③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
    D.图④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下列关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科学和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双百”方针的提出②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③广大科技和文艺工作者的努力④政治运动的开展和“文革”的进行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②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③邓稼先是在“双百”方针的感召下回国的④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     ]
    A.①③
    B.②④
    C.②④
    D.①②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争奇斗艳,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科学文化领域生机勃勃。这是因为我党
    [     ]
    A.制定了“星火计划”
    B.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
    C.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
    D.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
  •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中国科技水平在世界领先
  • 2007年10月24日,中国探索器——“嫦娥一号”成功升入太空,中国几千年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中国的航天史又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中国迈入航天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5号发射成功
◎ 2012届人教实验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检测17: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的第二部分试题
  •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是组委会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应该是指
    [     ]
    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
    D.原子能、原子弹
  • 方寸烟标可以见证航天历史,下面三枚烟标告诉我们

    “70”烟标

    “424”烟标

    “卫星”烟标
    [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
    C.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火箭发射成功
  • 阅读下框内的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     ]
    A.“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B.“神舟”5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 下图是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回的数据所合成的月球照片,这次探月工程是在我国建国初“两弹一星”战略发展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两弹一星”中什么的发展对探月工程来说极为重要
    ①原子弹②导弹③氢弹④人造卫星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如此赞誉一位世界名人: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他所赞誉的是
    [     ]
    A.黄道婆
    B.袁隆平
    C.爱迪生
    D.达尔文
  • 中国的农民说,吃饭靠“两平”(邓小平、袁隆平)。这分别体现了两人哪方面的成就
    [     ]
    A.解放思想、杂交水稻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杂交水稻
    C.改革开放、勤俭节约
    D.一国两制、转基因技术
  • 有人说,袁隆平鼓起了全国人民的“米袋子”,王乐义(山东寿光人,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丰富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这主要说明农业科技有利于
    [     ]
    A.提高蔬菜产量
    B.增加农民收入
    C.提高粮食产量
    D.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2012届人教实验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检测17: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的第三部分试题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②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下图是毛泽东的题词,该题词提出的特定历史背景是
    [     ]
    A.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逐步展开
    C.“文革”结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
    D.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
  • 2008年是恢复高考31周年。1977年的恢复高考
    ①是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②有利于社会的公平竞争
    ③有利于人才的选拔④是邓小平主持教育工作的成果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希望工程宣传画”说明了90年代以来,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是加紧
    [     ]
    A.扫盲工作
    B.普及义务教育
    C.加强中等教育
    D.发展高等教育
  • 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高度重视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此,他
    ①提出了“双百”方针②恢复了高考
    ③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④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下图摄于1993年11月,为云南省红河县浪堤乡浪堤村的“旁听生”,画面上的儿童可以以什么为武器,来保证当时自己最大梦想的实现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干涉他们。在刊物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
    材料二

    马寅初表示:“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文革”中,剧作家吴祖光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凤霞曾被下放劳动改造。
    材料三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毛泽东的言论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这造成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学习时报》载:客观地回顾中国1949年后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可以明确划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
    一是革命立国时代。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二是改革建国时代。这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确立并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的时代;
    三是和谐富国时代。这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励精图治,承先启后,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契机,开启的中国走向全面富裕的时代。
    (1)1953——1957年是新中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属于以上材料中的哪个时代?列举下列方面的史实论证材料所归纳的该阶段的时代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1980年,魏桥油棉厂(今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还是一个职工不过百人、资产不过百万元的小油棉加工厂。1981年,在没有上级“红头文件”的情况下,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当年创利税93万元。1985年,他们抓住国家对棉花市场统死、对油料市场放开的有利时机,搞起了油料加工,当年实现利税200多万元。1991年,冲破“一大二公三纯”的企业所有制结构,在全市率先成立合资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使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
    (2)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棉走向成功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图1 “毛主席万岁”

    图2“小平您好”

    图3“胡哥加油”
    (3)对图1的称呼你是如何理解的?三幅图片中对领袖的不同称呼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恩尼阿克”诞生于1946年,主要是用来计算炮弹飞行的弹道的。它以电了管为元件,采用外插型程序,需人工接通电路,主要功能是十进位加减法运算。
    ——引自《维基百科全书》
    材料二 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了能够在核战争爆发时保障军队内部的通讯联络,建立了由4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试验性分组交换网络--阿帕网。到1974年4月,阿帕网扩大到包括15个节点并管理23个大学工作站的规模。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一个名为NSF——net的高速信息网络,取代阿帕网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并向全社会开放,使互联网进入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服务阶段。1991年,欧洲核子物理中心发明了用超文本键接网页的环球网,也称为“万维网”,从而创造了全新的文献检索和查阅方法,使得互联网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库。
    ——引自《美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启示》
    材料三 观察下列图片

    图1 中国1983年研制的银河Ⅰ型

    图2 2009年10月29日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诞生,其优越性能排名全球第五、亚洲第一

    图3 中国研制的计算机处理器“龙芯一号”
    材料四 信息泛滥、网上黄毒、沉溺于网络以及利用网络犯罪等等,也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引自《信息时代的种种问题》
    阅后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发明与兴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主要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计算机技术的研制开始于何时?材料三中我国计算机研制中的重大成就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段材料反映了哪两个核心问题?对此,你有哪些重要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