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清华大学等校(华约)高三历史自主招生联考(人文与社会)的第一部分试题
  • 大规模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突出的现象。以下是几次农民起义提出的口号:这些口号最能反映出中国古代

    [     ]

    A.土地集中程度后期比前期更高
    B.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前期比后期更强
    C.人口与耕地的关系后期比前期更为紧张
    D.农民战争的目标前后期有实质性的变化
◎ 2010年清华大学等校(华约)高三历史自主招生联考(人文与社会)的第二部分试题
  • 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有人反对修筑铁路,“闻泰西诸国专尚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人之业,夺之不已,又穷其巧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然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其利者也,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利民而不言利者也。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对这段言论评价最确切的是

    [     ]

    A.发现引进现代机器生产将带来的失业问题
    B.客观分析中西国情下君民关系的不同
    C.主张防范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在华垄断
    D.过分强调铁路对传统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
◎ 2010年清华大学等校(华约)高三历史自主招生联考(人文与社会)的第三部分试题
  • 维尔·罗杰斯曾经说,美国的麻烦并非大家不知道的事情太多,美国的麻烦是大家自以为知道的事情,其实蛮不是那么回事。如果把罗杰斯此话引申到美国历史上,也可发现,对一些历史问题的通常的认识有时候并不是最正确的。下面四项涉及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危机和新政期间的历史,其中对已熟知的通常认识最具挑战性的是
    [     ]
    A.在大萧条期间,胡佛总统并非无所事事。他做得比任何和平时期的总统做得更多。他不断介入经济事务,使情况更糟。他费了心思把1929年的衰退搞成了大萧条。在1929年和1930年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在政府干预了一年之后,情况大大恶化了
    B.1930年6月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本意是为美国农业提供关税保护,结果却是很多行业都要求关税保护。最后美国25000多种产品的关税平均提高了59%.这一税则沉重打击了美国的出口工业
    C.新政初期,罗斯福建议农场主削减生产,或者什么也不生产,损失由政府补贴。他相信,减少供应将抬高农产品价格。为此政府决定把相当多的已经生产出来的东西毁掉,杀了600万头猪,捣毁了1000万英亩棉花。但随后的调查结果发现,美国没有生产足够的食品,以养活仅求温饱(不至于饿死)的人民
    D.新政期间美国参议院的一项调查发现,“产业振兴署”的雇员得到指示,如果他们不想被炒鱿鱼,那就得把他们薪水的一部分贡献给总统的第二次竞选运动;还发现,那些拒绝支持一位受宠的候选人的人,在救济金名单上被除名了;还发现,登记在案的共和党人,被要求在救济金登记簿上写自己是民主党人,为的是保住工作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华夏族称今湖南、湖北居民为荆蛮,称今淮河及江浙地区居民为扬越。汉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之弟鄂君(鄂当今湖北鄂州)子皙坐船出游,闻摇桨的越人歌声悠扬,而完全听不明其意。歌辞记音为“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子昌州,甚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懂越语者将这首歌译成“楚语”为:“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战国时,楚国占有原吴越之地,司马迁称之为“东楚”。三国吴国灭亡后,吴地著名文学家陆机来到洛阳,因其作品中文字音韵“多楚”而被嘲笑。刘勰在《文心雕龙》批评陆机的诗文“衔灵均(屈原)之声余,失黄钟之正响”。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分裂动荡时期,洛阳话作为华夏“正音”,影响广泛。《南齐书》记载,当时祖籍江南的著名文化人只有三人“吴音不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下令“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不过,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中比较南北双方使用的“正音”说:“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北方为愈。易月良而与之谈,南方士庶,数言可辩;隔垣而听其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而南染吴越、北杂夷虏。”
    材料三 欧洲地区的绝大多数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它们虽然同源,但相互之间的差别相当明显。罗马帝 国建立后,欧洲很大一部分地区在帝国的框架下使用共同的官方语言拉丁语,在今天的法国和伊比利亚半岛,拉丁语成为流行的语言。同时,拉丁语作为基督教的公用语,随着基督教传播到更广阔的区域,欧洲的学术界也长期以拉丁语作为学术语言。但是,语言统一的趋势并没能壮大和延续下去,早在罗马帝国解体后,各自独立的地区就在拉丁文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方言形成法语、西班 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等语言。这些语言在近代早期进一步完善,成为各民族国家的通用语言。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至三国时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上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三所反映的语言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分析其中体现的中国文明发展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