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河南省许昌市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模拟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对下图人物的评价,哪一项不正确
    [     ]
    A.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被誉为“千古一帝”
    B.焚书坑儒,统一了思想文化,加强了专制统治
    C.推行了郡县制,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D.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推动了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
  • 根据文字叙述,将下列历史人物按所处的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②他发明了麻沸散,最早在世界上实施麻醉手术,还编制了“五禽戏”
    ③他编写了中国古代杰出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是古代伟大的医学家
    ④他创新了史书编写体例,写出的纪传体历史巨著《史记》,成为后世史书典范
    [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
  • 2011年1月29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如果想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情况,应该参考
    [     ]
    A、《天工开物》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 2003年,“非典”在我国迅速蔓延。2009年,甲型H1N1等疫病也在我国快速传播。以下哪部著作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
    [     ]
    A.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B.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C.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 有人说它是“一部封建制度的衰亡史”,有人说它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控告书”,还有人说它是“一部悲剧爱情史”。上述评论指的是
    [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 新华网2007年9月20日电:某爱国人士日前已就圆明园马首铜像转让事宜与委托人签订协议,并宣布将其捐赠国家。这样,流落海外100多年的国宝顺利回归祖国。(注:圆明园有御制十二生肖铜像,马首是其中之一)。此件国宝流落海外的原因是
    [     ]
    A.慈禧太后为讨好洋人献给外国
    B.文物贩子盗窃后卖与洋人
    C.被英法联军掠夺
    D.甲午战争中被日军掠夺
  • 再现历史场景,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一环。如果再现邓世昌率领清军同仇敌忾、勇抗强敌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战役是
    [     ]
    A.镇南关战役
    B.黄海战役
    C.廊坊战役
    D.威海卫战役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小光同学列举了几项党的丰功伟绩,以示纪念。你认为他列举的史实哪一项不正确
    [     ]
    A.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B.共产党开辟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
    C.共产党领导了全中国的抗日战争
    D.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改革开放伟大战略
  •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为了纪念这一洗刷近代中国百年耻辱的重大历史事件,牢记历史,展望未来,某校兴趣小组准备举办抗日战争图片展览。请你从下列图片中选出有关内容

    ①重庆谈判

    ②挺进大别山

    ③台儿庄战役

    ④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⑤日军炮击北大营

    ⑥中共七大

    ⑦北京学生示威游行
    [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⑦
◎ 2011年河南省许昌市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模拟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伟大胜利四个历史阶段。如果要顺着这四个阶段选择四个考查地点,正确的路线是
    [     ]
    A.南京——大别山——延安——北京
    B.延安——大别山——北京——南京
    C.大别山——延安——北京——南京
    D.北京——南京——大别山——延安
  • 运用比较法学习历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凯同学在探究我国经济建设过程时,对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了对比。以下是他列举的几项内容,你认为哪一项叙述不正确
    [     ]
    A.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都正确分析了我国当时的基本国情
    C.都否定了政治生活中的阶级斗争
    D.高度关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提高
  • 如今的希腊是近年来欧洲债务危机的“重灾区”,但历史上它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内容与希腊无关的是
    [     ]
    A.率先达到了古代民主政治的高峰
    B.留下了著名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
    C.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坐落在这里
    D.这里的科学家最早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 小强同学搜集了“古代亚非文明”的有关图片,哪一个不应该出现
    [     ]
    A.法典
    B.青铜器
    C.金字塔
    D.圆形剧场
  • 近现代历史上人类交往的事例枚不胜举,有的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的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以下事件有一项与其它三项作用不同,它是
    [     ]
    A.郑和下西洋
    B.马可·波罗来华
    C.鉴真东渡日本
    D.三角贸易
  • 某校九年级一班同学,在探究“新航路的开辟”时,排演了情景剧:完成远航任务的哥伦布回到出发地,在欢迎他的宴会上发表演讲。以下是他的演讲内容,你认为哪一项不正确
    [     ]
    A.诸位先生,受国王派遣,我有幸率领船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远洋航行
    B.我和我的船队经过70多天的寂寞与艰难航行,终于征服了茫茫大西洋
    C.我们先后到达古巴、海地等许多地方,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D.我们的航行不敢说后无来者,但几乎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 当中国进入所谓“康乾盛世”时,西欧大地上正孕育着的一件大事是
    [     ]
    A.建立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
    B.加快城市化进程
    C.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D.两次科学技术革命
  • 理论源自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以下理论文件,能够指导法国巴黎公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伟大实践的是
    [     ]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法国的《人权宣言》
    C.美国的《独立宣言》
    D.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 “冷战”政策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有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仍无法消除。导致“冷战”政策出台的两个关键人物是
    [     ]
    A.罗斯福
    B.罗斯福、丘吉尔
    C.丘吉尔、杜鲁门
    D.戴高乐、尼克松
◎ 2011年河南省许昌市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模拟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有这样两个国家,“一战”前分别属于两大军事集团,互相残杀;“二战”中一个国家几乎占领了对方首都,然而却在1945年自已的国家被对方分割;冷战结束后又成了经济合作伙伴。它们是
    [     ]
    A.英国和法国
    B.英国和德国
    C.德国和苏联
    D.美国和日本
  • 九年级一班的小强同学在探究“经济全球化”这一主题时,归纳了以下几点。你认为哪一项不够恰当
    [     ]
    A.新航路的开辟为经济全球化开启了先河
    B.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对经济全球化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C.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
    D.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
  •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废除的历史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近代第一次反封建的思想大解放: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近代反抗外业侵略战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图片展览。下面是他们搜集的一些图片,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
    (1)请将以上几幅图片的数字代号按其所属类别填入对应的横线上。
    属于经济建设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国防建设的是_______________;
    属于外交成就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改革开放之前的是_______________。
    (2)除上述内容外,其它哪些方面还取得了巨大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是怎样曲折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图片展览,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九年级(1)班学习小组进行世界古代文化之旅的探究学习,下面是他们收集的资料,请你参与探究。
    (1)布置展示版面,请你按照某一标准对上述图片分类(说明分组的方式)
    第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小组推举你任解说员,选择上述任一图片做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代表本组发言,谈谈通过上述学习,你有何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英、美、日三国近代的崛起”探究活动,请你参加探究过程。
    (1)三个国家分别通过什么途径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什么事件的推动,三国先后实现了近代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国的崛起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应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在同一年发生了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请回答:
    (1)两个事件分别是什么?起决定作用的两个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件发生的背景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事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日本竞赛杀人
    材料二:(见下图)

    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
    材料三: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造成三万多人遇难,无数房屋垮塌……
    材料四: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震源深度24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海啸,许多地区被淹没,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造成了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严重泄露……
    请回答:
    (1)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历史上有着长期的交往,举出两例古代交往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与有关史实,说明日本对中国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与中日关系中的什么大事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次大地震,两国人民互相伸出了救援之手。请你以此为例,探究中日两国关系今后的发展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