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新课标B版高三历史专题十四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部分试题
  • 国际工人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下列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①《共产党宣言》②《资本论》③《四月提纲》④《人民宪章》

    [     ]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 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     ]

    A.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

    A.二月革命的爆发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一“不同的办法”是

    [     ]

    A.进行全面的改革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苏维埃政权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
    ——据(唐)刘知几《史通》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布鲁尼(1369——1444年)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
    ——据《西方的历史观念》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1)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 下图是一幅苏联宣传画。当时的苏联
    [     ]
    A.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比较强
    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
    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
    D.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保卫莫斯科!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     ]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     ]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
  •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     ]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措施实行于

    [     ]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①面向未来


    ②工业化之路


    ③纺织工业

    请回答:
    (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新课标B版高三历史专题十四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二部分试题
  •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     ]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     ]

    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 材料一

    大事年表
    材料二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1)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到19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据耶金等《制高点》
    材料二 1999年的最后一天,叶利钦(1991——1999年任俄罗斯总统)在辞职讲话中说:“我已经完成了我一生的主要任务。俄罗斯将永远不会再回到过去,俄罗斯将永远向前迈进。”
    ——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80年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什么?二战后苏联进行了哪几次经济体制改革?这些改革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向前迈进”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     ]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 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
    B.人民迫切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 1999年普京指出:“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这里的“苏联式的经济”是指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重点发展农业的政策
  • 《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
    [     ]
    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
    D.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 黄苇町在《苏共亡党十年祭》中说:“……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依据这则材料,如果从执政党的建设方面分析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失败的原因,最根本的是
    [     ]
    A.体制僵化,监督机制的缺失
    B.党内特权、腐败现象严重
    C.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的支持
    D.人民群众对苏共的极端不信任
  • 下表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1913年的数字是按1939年9月17日以前的疆界计算的)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有
    ①计划经济取得巨大成就②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③重工业发展速度快④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2012年新课标B版高三历史专题十四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三部分试题
  • 亚·尼·雅科夫列夫在《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     ]

    A.有利于工业化迅速完成
    B.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
    C.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 有一段时期,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千米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时期应该是
    [     ]
    A.沙皇统治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斯大林体制时期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8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 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
    ——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材料三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列宁
    材料四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中的经济政策是为了应付什么问题而实行的?这一政策是由哪位领导人提出的?这一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政策?农民强烈反对的是什么制度?农民反对的这一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取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所指的“经济政策”后来被哪种经济政策取代?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提到“苏联的办法”,其基本做法如何?这样的办法是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下列各项中,与上述观点能互相印证的有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决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
    ②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③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
  • 丘吉尔曾说:“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的沉重负担。”对“这一失败”的准确理解是
    [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苏联“二五”计划后工业超过英国
    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D.美苏争霸导致世界长期动荡不安
  • 列宁在1920年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结合时代背景,对此公式合理的理解是

    [     ]

    A.展望了苏联将在20世纪30年代建成社会主义
    B.强调了现代化经济建设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
    C.新经济政策推动了苏俄电气化的发展
    D.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有充分的优越性
  • 下表反映了苏俄(联)农业发展情况,对表内信息解释不准确的表述是
    [     ]
    A.连年战争给俄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B.新经济政策使农民与市场发生了联系
    C.新经济政策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D.新经济政策兼顾了国家和个人的利益
  • 图片隐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历史演变的轨迹。下图所示场景发生在

    耶戈列夫斯克地方的农民在踊跃缴纳粮食税
    [     ]
    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的沙俄
    B.20世纪20年代前期的苏俄
    C.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苏联
    D.“一五”计划完成后的苏联
  •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发展了马克思这一理论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俄国二月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 列宁曾经指出:“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是同国家联系着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应当将之纳入一定范围的资本主义……”从性质上和做法上符合该材料的有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新经济政策③斯大林模式及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⑤中国过渡时期的做法⑥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策
    [     ]
    A.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⑤⑥
  •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剥夺年代”是指
    [     ]
    A.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 某日,苏联举行国庆游行,沿着大街开来了坦克、战术导弹、战略核导弹队列,破坏力一个比一个大,队列末尾却是两个带公文包的矮子。在看台上的勃列日涅夫惊讶地说:“这两个人的破坏力比核导弹还大!他们是什么人?”苏联总理说:“他们是国家计委的……”该笑话暗示
    [     ]
    A.苏联的武器种类多
    B.苏联计划经济的弊端
    C.苏联的综合国力强
    D.勃列日涅夫的精明
  • 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下列对此漫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赞扬了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功绩
    B.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D.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提出:“在一些大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到来以前,经济关系或经济体制类型即为上面实行集中,下面实行农民的自由贸易。”在1922年他还指出:“每当我写到新经济政策问题时,我总要引我1918年那篇论国家资本主义的文章。这曾不止一次地引起某些青年同志的怀疑。但他们的怀疑主要是在抽象的政治方面。他们觉得,生产资料属于工人阶级,国家政权也属于工人阶级,这样的制度就不能叫做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不可能高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
    材料二 关于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两幅漫画
    材料三 北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宗良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一步步克服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东西,现在也可以说形成了跟苏联模式不同的另一种社会主义模式,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苏俄制定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直接原因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斯大林经济模式的突出特点及其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中国“跟苏联模式不同的另一种社会主义模式”体现出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新考验的关键时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特色”有何突出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