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新课标B版高三历史专题十五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第一部分试题
  • 图1、2、3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图1

    图2

    图3
    [     ]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929——1938年美苏德英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百分比)
    [     ]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     ]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 下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     ]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 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危机,签署了经济刺激计划。在70多年前,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史称

    [     ]

    A.马歇尔计划
    B.布什计划
    C.里根计划
    D.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     ]

    A.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②增加就业机会③刺激消费需求④抑制物价上涨

    [     ]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 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
◎ 2012年新课标B版高三历史专题十五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第二部分试题
  •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的美国失业者


    经济萧条中饥饿的母亲


    罗斯福与煤矿工人在一起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图所示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1973年德国公路上的马拉汽车

    [     ]

    A.德国汽车出现了质量问题
    B.燃料不够,用马拉作动力
    C.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D.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
  •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

    [     ]

    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
    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
    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在
    [     ]
    A.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
    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
    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
    注:1995——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与2001年的数字相当。
    ——据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
    问题:
    (1)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①如果是穷人,“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②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其不利之处了”。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材料分析①的合理性;结合福利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分析②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低福利较有利于经济发展。请分析说明材料中的数据是否都支持这一观点?(假定除福利水平高低之外,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福利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角度论证皆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34年,一位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创造了“福利国家”的概念。到1948年,英国宣布全面实现了社会保障,建成福利国家。
    问题:
    (1)英国“福利国家”可能借鉴了哪些国家的实践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国“福利国家”的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评价英国“福利国家”的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     ]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 二战后,欧美“福利国家”制度发展起来。对这一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
    A.缓和了社会矛盾
    B.消除了阶级差别
    C.克服了经济“滞胀”
    D.削弱了宏观调控
  • 读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是导致1932年经济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②《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是1933年美国经济回升的重要原因
    ③1938年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罗斯福政府实行财政紧缩政策
    ④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经济危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1929——1942年经济发展状况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在“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其意在说明实行高福利政策
    [     ]
    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B.能够建立和谐的理想社会
    C.是解决贫富悬殊的根本措施
    D.会挫伤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 2012年新课标B版高三历史专题十五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第三部分试题
  • 1987年接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强调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在通货膨胀还没有明显苗头的情况下就实行紧缩政策,将通货膨胀消灭在萌芽状态。由此可见,格林斯潘主张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     ]
    A.加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
  • 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
    [     ]
    A.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
    B.是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
    D.客观上调节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了英国经济发展
  • 2008年9月中旬以来,随着美国证券巨头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汽车制造业面临倒闭,全球股市惨跌,次贷危机变成了席卷全球的超级金融风暴。美国国会立即通过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以努力帮助陷入困境中的金融企业。这不禁使人们联想到面对1929年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与以往的资本主义改革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     ]
    A.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B.彻底否认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
    [     ]
    A.政府加强了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
    C.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新政”第一阶段,劳工的真正困难远未得到解决。1935年全国就业工人虽比1933年多了400万,但失业者仍达900万之多。从1933年起,工人依靠罢工手段,以进一步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1934年,全美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以要求承认工会为主要目的。罢工打破了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开设了工厂,创造了工作机会,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罗斯福清楚地懂得,“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或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问题?罗斯福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结束美国“大萧条的噩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里根和克林顿是如何对“这种运营”进行“改进和补充”并取得理想效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     ]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 下表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对此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     ]
    A.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C.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 2011年2月6日是美国已故总统里根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出于对奥巴马政府的不满,美国民众掀起一股怀念里根的热潮。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时曾有一句名言:“就目前的危机而言,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加强金融救市
    B.进一步提高社会福利医疗保障开支
    C.减少税收,缩减福利开支
    D.提出知识经济口号
  • 20世纪70年代,美英等国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有关“混合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国有制经济成分逐渐占主导地位
    B.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面调整
    C.其出现使“福利国家”发展受挫
    D.反映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下图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它讽刺了
    [     ]
    A.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贷款
    B.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主宰着世界经济霸权
    C.二战后初期,美国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欧洲复兴计划”
  • 下图为反映罗斯福新政的一幅漫画,画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旁边站着一名护士。根据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判断,漫画中的“护士”应是

    [     ]

    A.国会
    B.州政府
    C.大法官
    D.副总统
  • 在世界大战剧烈厮杀的背后,经济往往扮演着特殊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1938年大国国防开支(以当时百万美元为单位)
    ——根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编制
    材料二 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还提供了就业机会。例如,美国的失业人数直到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开始重整军备时才大大减少。同样,希特勒因实,行庞大的重整军备的计划,才迅速解决了他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失业问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希特勒之所以能最成功地使其国家摆脱经济萧条,是因为他在其国家的备战方面做得最彻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国防开支呈现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30年代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作者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提出了什么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前市场经济出现的“运行故障”有何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鉴于二战带来的巨大损失,为缓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二战后初期,西方各主要国家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调整?国际社会又作了哪些共同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