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新课标B版高三历史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 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 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     ]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     ]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 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内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     ]
    A.要求民众纳税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
    C.不要求民众纳税
    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再实施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对下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明朝的“鱼鳞图册”
    [     ]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状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了福建人

    [     ]

    A.临海而居的居住方式
    B.围海造田的生产方式
    C.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
    D.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
  •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     ]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     ]

    A、殷墟带刑具陶俑

    B、牛耕图

    C、甲骨文

    D、铁犁

  • 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单位:钱
    资料来源:《汉书·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农民家庭是五口之家。
    问题: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和问题(2)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问题(3)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围绕“博物馆与记忆”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图片(见下图),并制作了如下标签:①商代兽面乳钉纹鼎②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③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石斧④战国曾侯乙编钟。上述标签与下组图片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
    [     ]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 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
    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
    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
  • 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下图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     ]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 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镖(熟铁)作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 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下图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     ]

    A、水稻种子

    B、铜壶

    C、青花瓷

    D、漆器
◎ 2012年新课标B版高三历史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的第二部分试题
  • 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人,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 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     ]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
  •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 下图为北宋末年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 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     ]
    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的干预
    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     ]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 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     ]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 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 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 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
    [     ]
    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
    B.采用了新的材质
    C.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
    D.铸造技术更精良
  •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下表反映了
    [     ]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     ]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     ]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 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     ]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 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居民区隔开②有专门官员管理③又叫“草市”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湖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至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新课标B版高三历史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的第三部分试题
  • 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迭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     ]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 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 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推断
    [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 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

    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去看京剧演出
    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请判断此记载选自
    [     ]
    A.《左传》
    B.《唐六典》
    C.《宋史》
    D.《清史稿》
  • 明朝万历年间,在福建地区,“其日番钱者,则银也,来自海舶,上有文如城堞,或有若鸟兽、人物形者,泉(州)、漳(州)通用之”。材料反映了当时
    [     ]
    A.泉、漳成为全国外贸中心
    B.福建地区海外贸易发达
    C.福建银元铸造技术发达
    D.尚未实行“海禁”政策
  • 《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商人地位的提高
    ③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④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由于高度的文化优越感,中国人在文化上始终处在不败的地位,同时导致其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而后更逐渐发展为对外界冷漠的内向型心态。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

    B、

    C、

    D、

  • 《汉书·食货志》记载: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以下对材料中的耕作方法叙述不恰当的是
    [     ]
    A.该耕作法是垄作法的发展
    B.该耕作法提高了粮食产量
    C.使用该耕作法后,一年两熟制形成
    D.这是一种保苗抗旱的耕作方法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白圭,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西汉)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在唐前期一百多年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呈现全面繁荣。……元稹《估客乐》一诗生动描述了唐前期商人贩运的商品:“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材料三(宋时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蒲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脯腊之类……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帽子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四 “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和[明]谢肇潮《五杂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据材料一、四,分别概括战国时期和明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与材料三中的商品种类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比较“富室之称雄者”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二、四,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苟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     ]
    A.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C.每年都有土地兼并现象出现
    D.铁器牛耕技术得到广泛推广
  • 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是
    [     ]
    A.海上贸易通道已取代陆上丝绸之路
    B.民间的自发贸易成为海上贸易主体
    C.丝织品成为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
    D.开始与西欧国家形成直接贸易关系
  •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②“秋七月,初税田”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     ]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 《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服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对“三服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其产品主要用于满足皇室消费
    B.其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
    C.其产品可以进入流通领域
    D.其制作工艺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
  • 综观古代都城演变,宋都汴京与唐都长安相比,在城市格局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①市民文化的逐渐兴起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日益频繁的对外交往④学术思想的交流传播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张岂之说:“南宋凭半壁江山,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支援,竟然也能维持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有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有利于南宋政府外贸收入增加的原因有
    ①社会相对安定,生产技术先进②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发展
    ③国家采取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农业发达④海外贸易发达
    [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在东汉时期逐渐推广到全国,分析下列提供的几种情形,其中直接有利于推动当时“铁犁牛耕”耕作方式普及的因素有
    ①东汉时,“二牛抬杠”式的耦犁被一牛挽犁的耕作方式取代
    ②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的不断发展
    ③东汉时期冶铁鼓风工具得以改进
    ④盐铁官营制度的推行,使官营冶铁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前期(618——756年)所兴修的163项水利建设中,北方五道就有101项,占全数的2/3……其中河北、河南二道就有74项,占全部北方水利建设项目的2/3。唐后期(757——907年)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以江南道为最多,竞占49项。与此同时,北方诸道的水利建设数字,骤然下降,河南道由前期的20项下降为7项。
    ——据邹逸麟《从唐代水利建设看与当时社会经济有关的两个问题》
    材料二 唐时淮北(今豫东、皖北和苏北的一部分)属河南道,是安史之乱前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北宋时更是成为首善之区,东京物流主要依赖汴河一淮水联运,推动了本地区水运发展,进而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这些景象从南宋之后便不复存在。宋、金、元的争战几乎以此地区为前线,而黄河决口改道泛滥更是严重破坏了土壤、水文和地貌等自然生态环境,淮河河床抬高,导致淮河流域十年九灾(旱、涝、蝗)。此外,连年的农民起义很少不发源于淮北地区。
    ——摘编自吴海涛《淮北的盛衰:成因的历史考察》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水利建设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历史上淮北地区逐渐由盛转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