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新课标B版高三历史专题二十三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第一部分试题
  •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份”。这些就构成了
    [     ]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指引着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在下列会议与其对应的主题之间连线。
    遵义会议 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
    中共七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毛泽东党内领导地位
    中共十二大 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彼园文录外编》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即将走过90年光辉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留下了一个个闪光的足迹。
    (1)将下列会议内容的序号填在相应会议后面的横线上。
    ①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④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中共七大______;中共七届二中全会____;中共十七大____。
◎ 2012年新课标B版高三历史专题二十三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第二部分试题
  • 材料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1)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问题:
    (1)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1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①《论十大关系》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发表于1940年1月,阐述中国革命理论和策略,在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性质、领导权等问题。“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上述材料来源于百度词条,它出自毛泽东的哪部著作

    [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     ]
    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
  • 三民主义实践的表现有
    ①武昌起义成功②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④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 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社会各界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一系列的庆典准备工作。1949年,毛泽东为新中国的成立作的理论准备是
    [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联合政府》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 2012年新课标B版高三历史专题二十三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第三部分试题
  • 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称其为党了。”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     ]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不断发展。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     ]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材料二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 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
    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     ]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解放战争
    D.三大改造
  • 有人在评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时说:“革命之举,必假借于暴民乱人之力,天下岂有与暴民乱人共事而能完成者乎?终亦必亡,不过举身家国同毙耳。”这段话的意思是
    [     ]
    A.清朝统治最终必然灭亡
    B.必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
    C.革命只会导致国家衰亡
    D.必须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写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材料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准确理解是
    [     ]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中国实现了三个伟大转变。即①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②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③从社会主义建设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转变。其中,在毛泽东思想直接指导下完成的是
    [     ]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 近代以来,民族主义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的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的普遍接受和信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1899年),欧洲诗人拉迪亚德·吉卜林在其著名的短诗中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分析这种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我们鉴于古今民族生存的道理,要救中国,想中国民族永远存在,必要提倡民族主义。要提倡民族主义,必要先把这种主义完全了解,然后才能发挥光大,去救国家……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摘自《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一讲》(1924年)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为什么要强调民族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至于欧洲人现在所讲的世界主义,其实就是有强权无公理的主义,英国话所说的武力就是公理,这就是以打得胜的为有道理。中国人的心理,向来不以打得胜为然,以讲打的就是野蛮,这种不讲打的好道德,就是世界主义的真精神。我们要保守这种精神,扩充这种精神,是用什么做基础呢?是用民族主义做基础;像俄国的一万万五千万人是欧洲世界主义的基础,中国四万万人是亚洲世界主义的基础,有了基础,然后才能扩充。所以我们以后要讲世界主义,一定要先讲民族主义,所谓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把从前失去了的民族主义,从新恢复起来,更要从而发扬光大之,然后才有实际,再去谈世界主义。
    ——摘自《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四讲》(1924年)
    (3)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