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高三历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天津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     ]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
  •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     ]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
  •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的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有关议会的正确叙述是
    [     ]
    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权威,并形成两党制
    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C.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议会成为最高行政和立法机关
    D.孟德斯鸠主张议会和君主共同享有立法权
◎ 2006年高三历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天津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之一项科技发明:“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欧洲人开始使用这一技术是在
    [     ]
    A.8世纪中期
    B.11世纪中期
    C.14世纪中期
    D.15世纪中期
  • 科持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现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①蒸汽机

    ②汽车

    ③骡机

    ④电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面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几经挫折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认识到,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为此,国民党在1924年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
    A.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国民革命军
    B.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北伐军
    C.与共产党合作改组中国国民党
    D.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军事学校
  • 关于平型关战役属性的正确表述是
    [     ]
    A.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的战役
    B.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战役
    C.相持阶段配合正面战场的战役
    D.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战役
◎ 2006年高三历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天津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
    [     ]
    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 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并获得收复失地神圣权利的国际会议是
    [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 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旧金山会议
    D.26届联大
  •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材料一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国,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图1

    图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图1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图2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译书活动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一、三,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德、法历史,分别说明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推崇中国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