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2009学年度人教版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侵略的主要目的是 
    [     ]
    A.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B.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商品输出
    C.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D.开办厂矿,掠夺资源和劳动力
  • 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浮雕。其反映的主题是 
    [     ]
    A.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永载史册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精神世代相传
  • 按清政府的规定,完粮纳税必须用白银,19世纪30年代末较20年代初农民同是交纳一两白银,而实际上要多卖60%的粮食,其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政治腐败,贪污成风
    B.清政府国库空虚,不断加重赋税
    C.小农经济破产,物价动荡
    D.白银大量外流,源于鸦片走私
  • 农村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进程。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农业的发展趋势不包括 

    [     ]

    A.农业生产商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B.“男耕女织”生产模式被彻底毁灭
    C.一些农民破产,离开农村进入工厂做工
    D.中国的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的生产日益殖民地化
  •  “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能随时往来,总候本国谕旨遵行”,该规定出自 

    [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体现了太平天国
    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②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     ]

    A、
    B、
    C、
    D、
  • 1861年4月的某一天,赵烈文(曾国藩的幕僚)看到了某书,在其日记中记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景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海国图志》
  • 洋务运动时期,福州船政学堂开设的主要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这反映了船政学堂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     ]

    A.西方思想文化
    B.近代西方科学技术
    C.中国传统经典
    D.人文科学
  •  “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最进步的思想。”(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常胜军”首领戈登语)这里的“最进步的思想”的正确理解是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改革封建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C.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清朝统治
    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
  • “‘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和永”丝厂 

    [     ]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 19世纪40年代,珠江口外英国战船的隆隆炮声不仅惊醒了大清帝国的天朝迷梦,而且将中国拖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社会经济开始转型。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最早出现的近代经济要素是

    [     ]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C、洋务派的官僚经济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 近期以来,历史题材电视剧大行其道,其间也出现了一些严重违背历史的剧情。在一部反映甲午中日战争的电视剧中出现的场景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清朝北洋舰队的士兵在战舰炮管上晾晒衣服
    B、日本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
    C、日本军队占领威海卫后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D、李鸿章在日本谈判时遇刺而受伤
  •  “痛哉!吾等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等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毓汶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材料出自某地人民的抗战檄文,此檄文的发表最有可能源于

    [     ]

    A.《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二十一条”的签订
  • 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下列关于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吻合的是 

    [     ]

    A.揭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开辟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
    C.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成为正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
  • 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你认为谭嗣同说这句话的真实意图应该是 

    [     ]

    A.对古代政治制度的赞赏
    B.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C.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据
    D.指出中国政治领域发展长期相对停滞
  • 王国维曾说:“其有蒙西洋学说之影响,而改造古代之学说,于吾国思想界上占一时之势力者,则有南海(康有为)之《孔子改制考》。”这本著作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是

    [     ]

    A.宣传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   
    B.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C.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所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     ]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
  • 1895年赫德在一封信中说:中国政府的态度是“一旦被要求,就会惠然让与别国”。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

    A.清廷完全成了洋人的工具
    B.中国半殖民地秩序基本确立
    C.民族矛盾相对缓和
    D.慈禧太后仍掌实权
  • 下列思想主张克服了义和团运动局限性的是

    [     ]

    A.“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B.用革命手段废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
    C.“改条约,复税权,完全独立”
    D.“要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不能讲勤王”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版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     ]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C.维新派和革命派
    D.同盟会和共产党
  • 1913年国会中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出现的背景不包括

    [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随之壮大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政治民主
    B.《临时约法》规定国民有言论、结社等自由以及由多数党组阁
    C.民国初年,各派政治力量相互制约,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D.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企图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若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的这段论述突出地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

    [     ]

    A.民权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 1912年在南京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当时实际结合起来的举措是
    [     ]
    A.宣布主权在民
    B.规定国民权利
    C.实行三权分立
    D.实行责任内阁制
  •  《资政新篇》、戊戌变法法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法令在经济措施上相近的一项是

    [     ]

    A.技术发明
    B.设立银行
    C.实行保险事业
    D.奖励和保护工商业
  •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开始打破重礼仪轻科技的局限
    ②资产阶级的维新派打破了重科技轻制度的局限
    ③资产阶级的激进派派打破了重制度轻思想文化的局限
    ④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打破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局限

    [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成立于1868年的济南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从1911到1918年,瑞蚨祥在北京又开办了2处新店,几乎占了北京大栅栏半条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是 

    [     ]

    A.辛亥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D.欧洲列强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的减少
  • 下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是

    [     ]

    A.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
    B.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
    C.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
    D.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互不相干
  • 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撰文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

    A.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逆流
    B.国民的民主意识是共和立宪的根本保证
    C.反对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
    D.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民大革命运动
  • 近代康有为“尊孔”、陈独秀“力排孔教”,二者的相同目的是 

    [     ]

    A.否定守旧思想推进社会变革
    B.全面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C.确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 下列各项是关于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表现的评价,你认为正确的应该是

    [     ]

    A.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B.把反封建的内容和白话文的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C.最早倡导文学革命,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
    D.站在反帝反封前列,1915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祝福》
  • 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其突出特点是 

    [     ]

    A.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B.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
  • 下列事件中能够充分体现“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有
    ①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强调中国对山东拥有主权。
    ②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大声疾呼:“胶州亡矣,东亡矣!”
    ③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啮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公之于众。
    ④浙江海宁县召开万人国民大会,决定开除陆宗舆县籍。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负责人

    [     ]

    A.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领导五四爱国运动
    C.主持中共“一大”
    D.出席中共八七会议
  • 在中国共产党的某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共产国际代表萨发洛夫发表讲话,指出:“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外国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比如把督军推倒,把土地收归国有。”由此可以判断出这次大会是 
    [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八七会议
  • 近代史上,北京曾是一系列政治思想、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大作用。下列政治和思想文化运动不是发源于北京的是

    [     ]

    A.维新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赋予革命以现代意义,“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即皆负革命之责任。”符合这一情况的近代革命有

    [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大革命
  • 如果你生活在1924—1927年的中国,有可能遇到的事情是
    [     ]
    A.在报纸上看到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新闻,了解国共开始合作
    B.从新闻媒体中得知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会师
    C.从东北来的客人带来消息,清末代皇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
  • 毛泽东说,那时(1924—1927年)的军队“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该制度主要是

    [     ]

    A.党代表和政治部
    B.允许农民参军
    C.国共合作
    D.创办军校
  • 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与以往的农民运动相比,本质性的区别是

    [     ]

    A.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
    B.采取暴力斗争方式
    C.有先进阶级组织和领导
    D.以农民协会为组织形式
  •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批评中共的领导人加入国民党不是去做主人,而只是做客人,终无当主人的决心。这实际上是 

    [     ]

    A.批判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批评当时的“左”倾错误
    C.指责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国情
    D.谴责武汉国民政府的背叛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版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扔在地上,可他没有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发动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
    B.找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提出抗日反蒋的主张
  • “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践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     ]

    A.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
    B.抑制贫富不均
    C.实行土地改革

  •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充分说明了 

    [     ]

    A、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
    B、全国的革命形势,对红色政权影响巨大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是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条件
    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最重要条件
  • 胡锦涛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长征途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解决了关于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三个全局性问题,即
    ①引领红军向哪方面去的战略方向问题;②使党和红军摆脱被动局面的军事问题;
    ③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领导问题。遵义会议解决的是

    [     ]

    A.①②③
    B.①
    C.②③
    D.①③
  • 1927—1930年红军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中,势力发展到长江以北的是

    [     ]

    A.赣南闽西根据地
    B.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C.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D.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 不属于九一八事变前夕国内外背景的是 

    [     ]

    A、日本召开了“东方会议”制定侵华方针
    B、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日本
    C、蒋介石继续执行“剿共”政策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 1931年,日本侵华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阻挠,主要指的是下列哪一条约?

    [     ]

    A、《四国条约》
    B、《五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条约》
  • 在中国近代的抗争和探索过程中,艺术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下列几句著名的歌词,按照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是

    [     ]

    A.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
    B.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C.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天天打胜仗
    D.一道道的那个山呦,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 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提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主张,实质是要求

    [     ]

    A.消除分歧,北上抗日
    B.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C.加强配合,突破围剿
    D.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 关于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的相同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都是由北平青年学生发起的 ②都是由民族危机引起的
    ③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④都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但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却不主张杀他,而主张和平解决。这充分说明 

    [     ]

    A、共产党人心胸宽广,不与蒋斤斤计较
    B、中国共产党软弱无能,对蒋妥协退让
    C、中国共产党完全放弃了自己的阶利益
    D、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 西安事变
    ①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谏②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③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④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对“红军被迫长征”中的“被迫”的正确理解是

    [     ]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难以在中央苏区存在
    B.王明的“左”倾错误,党的领导严重削弱
    C.中央革命根据地已完全丧失
    D.国民党势力过于强大,避开敌人主力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趋于成熟的表现有
    ①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并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②妥善处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③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功探索 ④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革命策略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广田外相说:“日本人民近来认为美国对中日战争的举止,将同它对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一样。”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美国对日本侵华态度是

    [     ]

    A.本发动事变
    B.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
    C.保持“中立”态度
    D.支持国民政府抗战
  •  “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川号汉子·好男当兵上前线》)。这一作品创作的时间最早可能是

    [     ]

    A、1931年
    B、1936年
    C、1938年
    D、1939年
  • “日满华三国应以建立大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互相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为此,中国方面首先必须清除以往偏狭观念,放弃抗日的愚蠢举动和对满洲国的成见。”上述主张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

    A.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B.日本扶植“满洲国”成立
    C.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
    D.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
  •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采用的手段有
    ①扶植傀儡政权 ②策动“自治” ③ 政治诱降 ④推行奴化教育

    [     ]

    A、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京大学始建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京师大学堂。但旧时的北大实质上是一处官僚养成所,由于学生多为京官子弟,毕业后也是当官,因此教员称学生为“老爷”;学生称教员为“大人”。教员们不从事研究,只为养家糊口;学生们更无心学习。
      材料二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材料三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能忍受。世界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末怎样的社会状况?针对此状况,蔡元培在北大担任校长时,提出了怎样的办校原则,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在文学创作上“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阶层的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在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深深感到国民党内的人员过于复杂,应当改组。1921年,共产党代表马林同孙中山会晤,建议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创办军官学校,同中共合作。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无论各党派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和利害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应该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1935年《八一宣言》
      材料三 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大批关东军入关,威迫平津,严重影响到四大家族利益,虽与日本达成“何梅协定”但中日矛盾上升为社会最主要矛盾。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迫蒋抗日。经中共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抗日。
      材料四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中国(政府)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国共两次合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到材料三,中共的政策发生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制约两党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中两段材料节选自抗日战争爆发后发表在当时报纸上的两个文件,你能否说出其中哪一个是共产党发表的?哪一个是国民党发表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第一步完成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中晚期。此时,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活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与西方不同,中国此时正处于清朝封建统治晚期
    (1)请分别概括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西方的经济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了现代化的历程。简要说明在19世纪60、70年代,中国引进西方技术和先进生产方式的尝试及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现代化的探索方面中国为推动“制度”变革的重大事件有哪些?“制度”变革的重大贡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