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历史十二月月考(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西汉王朝大体继承沿用了秦王朝的基本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下列哪项制度不是对秦制的沿用
    [     ]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度
    D.刺史制度
  • 下图是湖南省博物馆“凤舞九天”展览展出的王子午铜鼎,铭文中写有“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青铜器多作祭祀礼器的主要原因是
    [     ]
    A.分封制的推行
    B.宗法制的盛行
    C.宗教思想的蔓延
    D.冶炼技术的提高
  • “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如此,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卿等以为如何?”材料中的“朕”是
    [     ]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 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从该文的内容可以推测此“议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赶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B.“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C.“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D.“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 新华社在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
    B.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
    C.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
  • “我们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认为“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中奋争”是指
    [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     ]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 下列有关政治协商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      
    B.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
    C.是共产党员参政议政的舞台    
    D.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 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历史十二月月考(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2009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你知道,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首要任务是
    [     ]
    A.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分析国内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
    C.决定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992年,海峡两岸以民间团体对话的形式,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接触与会谈,双方达成“九二共识”。此共识是
    [     ]
    A.“一个中国”原则
    B.九条方针
    C.“一国两制”
    D.“一中一台”
  • 下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
    上表说明: 
    [     ]
    A.新中国是中共和民主党派联合的政府
    B.中国实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C.新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
    D.中共的政治地位不稳固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     ]
    A.“求同存异”的提出           
    B.“反对霸权主义”口号的提出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一边倒”政策的提出
  •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 材料表明
    [     ]
    A、伯里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     ]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C.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D.将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高峰
  •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

    [     ]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历史十二月月考(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一位英国宪法权威人士曾说过:“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的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材料表明英国国王在国家政权中
    [     ]
    A.没有实权,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和议会平分国家权力
    C.仅仅掌握了外交权,其他权力被议会掌握
    D.只是一个傀儡,被他人操纵
  •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标志是
    [     ]
    A.巴黎公社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 空想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是否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B、是否对未来提出美好的构想
    C、是否主张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D、是否主张改善工人生活
  • 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发展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 

    [     ]

    A.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扩大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
    D.发展中国家放弃了彼此间的合作
  • 辨析题:请指出下列文字中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下图是北约组织的旗帜,它最早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最初只有法国、联邦德国等6个国家参加。1991年,当时各成员国在马斯特赫里特签订《马约》,这一组织正式形成。几十年来,这一机构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化程度最高的组织,并正对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发起有力的冲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南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安放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材料二

    大总统誓词

    中山陵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1949年4月)
    请回答: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中山陵成为旅游胜地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材料三中的诗和右图反映了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何伟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上述材料反映了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命运。试结合阶级属性对形成上述历史命运的原因作一探究性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 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材料二 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贝卡利亚(18世纪意大利法学家、启蒙思想家)
      材料三 我们的国父们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他们相信快乐的秘诀在于自由,而自由的秘诀在于勇气。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共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秩序不能建立在对刑罚的畏惧上,这对于自由思想、未来的希望和想象都是危险的。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地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
    ——布兰代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1856—1941)
      材料四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时代,人们按家庭出身被分为“红五类”或“黑五类”。“黑五类”的子弟被称为“狗崽子”,没有任何权利,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北京青年工人遇罗克以极大的勇气站出来批判,他认为“不管是什么出身的青年放弃思想改造,都是错误的,对于改造思想来说,出身好的青年比出身不好的青年并没有任何优越性”。他希望一切青年都享有平等的社会政治权利,“任何通过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权力,我们一概不承认。”这位孤独而勇敢的思想者在1970年因“思想反动透顶”、“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的罪名被处以死刑,献出了自己27岁的生命。
      材料五 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概括材料一所体现的任意三条罗马法原则。材料二是刑事法学发展史上著名的“无罪推定”原则的来历,这个原则和罗马法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体现了布兰代斯大法官所拥有的哪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在美国政治制度中有什么积极作用?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古代罗马和现代美国在言论问题上的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四中遇罗克悲剧的社会背景,并据此从民主与法制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律与法制建设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的自我调节。
    ——伏尔泰
      材料二 人们曾想使君主以专制主义支配法律,但是任何事物与专制主义联系在一起都会丧失其力量。中国的专制主义在灾难深重的巨大压力下,也曾试图给自己套上锁链,但最终完全徒劳无益;它用自己的锁链武装起自己,而且变得更加凶残。因此,中国是一个以恐怖为原则的专制主义的国家。或许在最初的朝代,帝国的疆域还没有如此广大,政府的专制主义倾向稍逊;而如今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一一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四 看一个政体是不是民主政体,不能看是不是具备了某些形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建立在法治之上,能否建构一种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否把民主与集中合理地结合起来……。 
    ——摘自“对现代国家制度的新思考”(《人民日报》2008年9月26日)
    (1)试以上图所示制度的特点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孟德斯鸠极力倡导的“权力制衡”精神,是对上图所示中国大衙门“相互制约”精神的抄袭吗?为什么?
    (3)据材料二,指出孟德斯鸠认为中国专制主义加强的原因。他对当时中国政治特点的认识是否符合实际?
    (4)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结合材料四分析这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5)上图和材料三所体现的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 概括说明这两种政治模式在本质上的不同。
  •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