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     ]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 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     ]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
    [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 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稀疏而微弱
    B.发展非常缓慢
    C.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D.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经济
  • 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 材料中的“而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万人”的本质问题是
    [     ]
    A.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自然经济解体
    B.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到外国资本的侵略
    C.中国的棉纺织业受到沉重打击
    D.中国的专业性劳动力进一步扩大
  • 曾国藩认为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说明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     ]

    A.抵御外侮
    B.维护封建统治
    C.发展资本主义
    D.镇压人民革命
  •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     ]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 外资经济、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特征是
    [     ]
    A.资本主义性质
    B.私人经营
    C.使用机器生产
    D.产品完全投放市场
  •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保护;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     ]
    A.中外合资的结果
    B.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企业大力支持
◎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受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打击最大、最直接的是

    [     ]

    A.农民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
  • 下列几种经济成分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外资经济  ②官僚资本  ③民族资本

    [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一五计划的实施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八大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重要的会议。这两次会议
    ①都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方针 ②都将主要任务与工作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③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 ④都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

    [     ]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运动中
    C.“大跃进”运动中
    D.人民公社运动时期
  •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用风扇、鼓风机来降温的措施。但要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以上材料说明 
    [     ]
    A.计划经济下企业没有主动权
    B.企业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
    C.有利于节约资源
    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什么内容直接相关
    [     ]
    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
  • 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C.1976年“文革”结束
    D.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近代中国衣食住行受西方影响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西风东渐”的趋势。下图中不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     ]
    A、
    B、
    C、
    D、
  • 下列选项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的一系列法令和措施,其中体现社会生活近代化的是
    [     ]
    A.焚毁残酷刑具,停止刑讯逼供
    B.废除清政府的苛捐杂税
    C.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
    D.革除历代官员“大人”“老爷”等称呼
◎ 2009-201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近代以来引起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有
    ①西方思想文化的传人 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影响 ④中国人善于学习和借鉴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2007年11月“嫦娥一号”成功近月,再次激起了中国“航天热”,可你知道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何时吗 
    [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新中国成立后
    C.20世纪20年代初
    D.20世纪30年代中期
  • 梁启超认为,报纸“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异端也”。这说明报刊在推动社会进步中起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使中国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②报纸可以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③报刊可以起到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
    [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 1910年,假如你想从张家口到北京旅游,为方便和实惠,我会选择
    [     ]
    A、
    B、
    C、
    D、
  • 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北京圆满落幕,人们大多通过电视转播来了解比赛情况。100年前,中国人除了到现场观看比赛外,还能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奥运会的比赛情况
    [     ]
    A.听广播
    B.看报刊
    C.看电视
    D.上互联网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一个明显标志是
    [     ]
    A、服饰变化
    B、饮食改善
    C、住上楼房
    D、出外旅游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三是《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运场景。在商业流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明清时期势力最为强大的商帮有哪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和图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商人是古代社会交往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但其社会地位却很低,原因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上述几幅图,哪幅图给你印象最深,它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中共八大
    图二 宣传画《肥猪赛大象》
    图三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图四 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请回答:
    (1)图一所反映的中共八大是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次会议提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图二反映的漫画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运动期间?这场运动导致了什么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三反映的是新时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其形式是什么?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前经历的三次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述图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的过程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哪几次发展的“热潮”?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