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三高中高三历史第五单元复习测试题(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腿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倡导婚姻自由
    B、易服、废止缠足
    C、全盘西化
    D、反清革命
  • 《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记载:“梳一东洋头,披一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B.近代教育的发展
    C.近代西文思想的传播
    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些称谓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西方观念的影响
    B.政治制度的变革
    C.领袖的个人决策
    D.底层民众的呼声
  • 维新运动期间,一位英国人到中国来。此时他能够:
    ①到北京观看中国人拍的电影 ②到重庆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上海阅读《时务报》 ④到广州吃西餐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蹩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下列服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                            ②                           ③                                   ④
    [     ]
    A.②①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 某人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     ]
    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
    D.21世纪初期
  •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
    A、近代化的趋势
    B、自由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民国时期,政府推行服饰改革,但洋装的流行并未取代传统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种现象说明
    [     ]
    A.服饰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
    B.小农经济的存在难以改变生活方式
    C.服饰变化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
◎ 2010-2011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三高中高三历史第五单元复习测试题(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关于中国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9世纪末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B、20世纪初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C、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
    D、中国首条航线北京——上海航线开通
  • 19世纪30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大的影片《梅兰芳》京戏等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什么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根据材料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     ]
    A、社会生活的西风东渐存在地区差异
    B、上海是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城市之一
    C、中国东西区域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
    D、传统文化吸收外来因素,重新焕发生机
  • 历史照片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脚步,是再认、再现历史的宝贵资料。下图所示是上海《从杨树浦到外滩的3路电车》的照片,对照片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有:
    ①上海已出现了城市公共交通 ②上海的电车极有可能是引自西方国家
    ③该照片的拍摄不会早于20世纪初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 下图为《辛亥革命以后街头剪辫子的情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受西方影响,带有移风易俗的性质 ②具有强烈的反清色彩
    ③最早揭开断发序幕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④移风易俗之风遍行全国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 “上海之有德律风,始于壬午季夏,其法沿途竖立木杆,上系铅线,线条与电报无异,惟其中机括不同。传递方法,只须向线端传语,无异一室晤言。”该材料反映的是
    [     ]
    A.电报传入
    B.电灯传入
    C.电话传入
    D.英语传入
  • 中华民国时期,一位住在南京的普通市民想要前往重庆,最适合他出行的交通工具是:
    [     ]
    A.汽车
    B.火车
    C.轮船
    D.飞机
  •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轮船运输
    D.电报通讯
  • 2008年春运期间我国南方遭遇了罕见的大面积凝冻天气,导致部分地区断电。蒸汽机车“重出江湖”,代替电气机车保障了春运工作的进行。下图是我国保存至今最早的“0号”蒸汽机车,于1882年开始运行。这辆机车当时应该运行在
    [     ]
    A.淞沪铁路
    B.京张铁路
    C.唐胥铁路
    D.京汉铁路
  •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2010-2011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三高中高三历史第五单元复习测试题(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渠道。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媒介是
    [     ]
    A.电影电视
    B.电报电话
    C.报刊杂志
    D.铁路交通
  •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     ]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 “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
    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
    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 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景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一群爱国学生在街头巷角派送传单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D.徐小姐喜欢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写到:“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灯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B.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C.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 下列事件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②轮船开始进入中国
    ③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 ④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创刊
    [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 某市历史教研网设计了一个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及物质变化的网页链接,其中包括服饰、社会习俗、饮食居住、礼仪、大众传媒、交通通讯,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     ]
    A、流行语言
    B、基因工程
    C、菜篮子工程
    D、安居工程
  • 近现代以来,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联。请简要说明近现代以来我国人民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大背景及其主要表现。请按照示例“第一次变化”。填写下表: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材料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表(节选)
    请回答:
     (1)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工具的更迭加快了速度,现代交通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捷和方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列举中国古代传统的交通工具和现代交通工具各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今中国交通工具出现变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欢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从实际出发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