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五周周考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图人物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帝王,他于266年篡夺了皇位,建立晋朝,并定都洛阳。请判断此人是
    [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司马懿
    D.司马炎
  • 西晋军队灭掉吴国,结束分裂局面是在
    [     ]
    A.266年
    B.280年
    C.316年
    D.383年
  • 假如你要调查“五胡”(即匈奴、羯、鲜卑、氐、羌)开始向中原陆续内迁的历史,可追溯到
    [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末年
    D.西晋初年
  • 连环画是绘画的一种。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下列这组连环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春秋争霸战
    B.大国争霸
    C.“以少胜多”战役
    D.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 淝水之战以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的典范而载入军事史,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影响。这场战役的双方是
    [     ]
    A.晋文公←→楚庄王
    B.曹操←→孙刘联军
    C.曹操←→袁绍
    D.东晋←→前秦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五周周考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成语典故就是一个成语的来历。成语“风声鹤唳、投鞭断流、草木皆兵”来源于
    [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城濮之战
    D.淝水之战
  • 中国人形容某个地方富庶时,用的词往往是“江南”,如“塞上江南”。从历史的角度思考,江南地区得以开发并富庶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气候温暖、湿润
    B.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技术
    C.兴修水利
    D.土地肥沃,便于耕种
  • 假如你生活在南朝时期,可能会看到来自北方的一位种子推销商正在向江南地区的农民推广的农作物种子是
    [     ]
    A.小麦
    B.粟
    C.玉米
    D.水稻
  • 小明在查资料时发现有一个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皇帝把自己的姓改为元,你认为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
    [     ]
    A.三国时期
    B.两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元朝时期
  • 曾有诗句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图书中详细介绍诗中这位皇帝曾迁都洛阳的是
    [     ]
    A、

    B、

    C、

    D、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五周周考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其措施有
    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②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③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④迁都长安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一次朝见文武百官时,突然有位文官因不合要求被罢免,那么,这位官员被罢免的原因可能是
    [     ]
    A.穿胡服
    B.说汉话
    C.行跪拜礼
    D.行汉制
  • 中国古代曾发生多次战役,其中有一些经典之战不仅成为当时的典范,也成为今天军事学家研究的主要战例。请看下列几幅有关战争的场面。

    A

    B

    C

    D
    请回答:
    (1)请结合有关历史信息,判断上图反映的战役场面的名称。图A发生于公元前7世纪后期,是晋楚之间的一次战役,晋军以诱敌深入的战术大败楚军:_______________;图B战役发生于200年,为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一场大战,最终曹操战胜袁绍的军队:_______________;图C战役发生于208年,为曹操与孙刘联军之间展开的一场大战,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打败曹军,最终曹操逃回了北方:_______________;图D战役发生于383年,为东晋与前秦之间发生的一场大战,最终前秦没有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以上四个战役均成为我国古代战役典范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战役的情形,请指出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哪些?对此,你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古代史上,司马这一姓氏曾涌现出众多的历史人物,影响着历史的进程,请你根据下列信息,判断这一姓氏中的“他”是谁。
    (1)“他”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他是_______________。
    (2)“他”是三国时期的大将,曹丕死后,他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大权。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成为西晋的第一位皇帝。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晋灭亡后,“他”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历史上称为“东晋”。他是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对江南地区的描述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对江南地区的描述
    材料三:北方的长期战乱,迫使大量的人口南迁,南迁的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请回答:
    (1)《宋书》所记载的“江南”与《史记》中所记载的相比,有什么变化?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北方人南迁”最初开始于何时?除材料中推动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因素外,还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与材料三中所述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对此,某校以“中国古代的改革”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栏目,请你帮助完成相关的探究性问题。
    【改革的人物】
    (1)上图人物所倡导的变法是在何时?变法采用了春秋战国时期哪派思想家的思想?这次变法所起的突出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革的作用】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女孩可能经历_____________
    ①学汉语②穿戴汉族服饰③改汉姓④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改革的成败】
    (3)中国古代的商鞅和孝文帝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你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革的启迪】
    (4)成功的改革对社会的发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历史上的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