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度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     ]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自然灾害的威胁
  • 公元前8世纪后,雅典工商业奴隶主的来源主要包括
    ①奴隶②部分平民③部分贵族④全部平民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促使梭伦决心消除社会动荡,振兴雅典城邦,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

    A.社会矛盾的尖锐
    B.萨拉米岛危机
    C.“疯诗人事件”唤起了人们的爱国精神
    D.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
  • 与现在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相似的古代雅典的机构是

    [     ]

    A.四百人会议
    B.陪审法庭
    C.公民大会
    D.十将军委员会
  • 公元前594年的一个清晨,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宣布的第一项改革措施是

    [     ]

    A.遗嘱令
    B.财产等级制度
    C.“解负令”
    D.建立“四百人会议”
  • 《雅典政制》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指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从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     ]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C.最高行政机关
    D.最高立法机关
  • 在商鞅变法中对稳定国家财政起直接作用的措施是

    [     ]

    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废井田
    D.实行什伍制
  •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     ]

    A.实行军功爵制
    B.实行县制
    C.奖励耕织
    D.重农抑商
  • 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据此判断,商鞅的“商”姓来源应是:

    [     ]

    A.以古国名为姓
    B.以官职为姓
    C.以技艺为姓
    D.以封地为姓
  • 史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①保证了战争的兵源②废除了旧贵族特权③打破了贵族世袭制
    ④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⑤“军功地主”成为维护秦国统治的重要支柱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 公元前338年,秦惠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这个故事说明秦国

    [     ]

    A.变法深得人心
    B.法治代替人治
    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最终失败
  • “商君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不能说明

    [     ]

    A.改革者有时要付出巨大代价
    B.旧贵族只反对商鞅不反对变法
    C.商鞅变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D.秦国新的生产关系已经无法动摇
  • 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实质是
    [     ]
    A.奴隶制经济形式
    B.封建经济形式
    C.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
    D.半畜牧半农业经济
  • 在拓跋政权的统治下,北魏的社会矛盾主要包括
    ①阶级矛盾②民族矛盾③战乱④外来侵略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011-2012学年度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是

    [     ]

    A.促进民族的迁徙与杂居
    B.使北方经济恢复,北魏兴盛一时
    C.打破了农牧经济的天然界限
    D.为隋唐的大一统与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准备了条件
  • 史料里说北魏洛阳贸易不绝,“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它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

    A.洛阳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B.洛阳商业兴盛,市场繁荣
    C.迁都洛阳是正确的
    D.洛阳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商业城市
  • 时人描写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财政收入大大增加②社会生产获得发展③商业也有较大发展④丝织业比较发达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
    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
    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北宋建立后,首先集中军权,这主要着眼于

    [     ]

    A.加强军事力量
    B.抵抗辽的进攻
    C.保障皇权的稳固
    D.镇压人民反抗
  • 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

    [     ]

    A.得到宋神宗的大力支持
    B.获得了朝野上下的普遍肯定
    C.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D.揭开了王安石变法的序幕
  • 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局面的出现,从反面证明了

    [     ]

    A.官越多,工作效率越高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利小弊大
    D.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 王安石的强兵之法中,加强了对人民群众控制的是

    [     ]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设军器监
  • 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

    [     ]

    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
    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
    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
  •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触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B.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C.用人不当
    D.变法法令违背经济规律
  •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赦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建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

    [     ]

    A.教权高于王权
    B.王权与教权平等
    C.王权高于教权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
  • 从思想上为宗教改革奠定基础的有
    ①宗教“异端”思想的盛行②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③民族国家的发展④资本主义萌芽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 在英王亨利八世统治时期,英国与罗马教皇决裂,建立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上述举动的实质是

    [     ]

    A.英国的宗教信仰与天主教会主张的冲突
    B.形成中的民族国家与外国干涉、掠夺的斗争
    C.英王与罗马教皇的斗争
    D.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 2011-2012学年度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土耳其在埃及推行的包税制规定
    ①凡是贵族都可以获得包税权②包税人可以随意在包税区内向农民收取地租和各种捐税
    ③包税人实际上成为土地所有者④包税人将包税区土地租给农民耕种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 阿里推行的土地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但不包括

    [     ]

    A.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B.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大发展
    C.推动了埃及新兴地主阶级的形成
    D.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下列不属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目的的是

    [     ]

    A.维护统治,抵御外来侵略
    B.消灭马木鲁克,夺取其包税领地
    C.富国强兵
    D.从根本上变革生产关系
  • 穆罕默德·阿里在工业方面,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和设备应是

    [     ]

    A.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和设备
    B.工业革命的成果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

    [     ]

    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
    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 阿里改革最终的结果是失败的,其决定性的原因是

    [     ]

    A.阿里只进行了局部性的变革,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的结构变革
    B.阿里的改革缺乏群众基础,没得到社会成员的有力支持
    C.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性对现代化的改革起着明显的阻碍作用
    D.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局限性体现在

    [     ]

    A.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
    B.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C.加强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
    D.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 19世纪俄国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业技术落后
    B.缺少工业资本
    C.落后的农奴制度阻碍
    D.国内市场狭小
  • 某班同学在对克里米亚战争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具有明显缺陷的是

    [     ]

    A.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局部性的国际战争
    B.英法阻止俄国的扩张有一定的正义性
    C.俄国在战争中失败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D.战争失败使俄国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     ]

    A.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
  • 近代历史上制约俄国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

    [     ]

    A.热衷于对外侵略扩张,消耗太大
    B.革命运动频繁,社会动荡
    C.封建制度及其大量残余
    D.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丧失部分市场
  • 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贾俊同学向全班介绍了1861年改革,你认为对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改革主要原因是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它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戳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材料四 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等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麦斗之间的为第三等级,称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等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措施上的主要不同点。并分别指出两次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产生的不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则材料能不能作为判断两场改革性质的依据?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指洋务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二世领导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却又被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暗杀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历山大二世开始改革的时候,中国也掀起了一场“自强”运动。两国都在19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变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材料二认为中国“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与中国“自强”运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产生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