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岳麓版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高三历史4月质检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 “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     ]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扩大统治阶级基础
    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稳定社会统治秩序
  • 《旧唐书?郑注传》记载:“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材料直接反映了 
    [     ]
    A.唐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B.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夺茶利
    C.唐朝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唐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 “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最能反映这种“文化上的重大变异”的是
    [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
  • 伯里克利死后,雅典民主盛极而衰,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他主张 
    [     ]
    A.治国人才必需受过良好教育
    B.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C.否认绝对权威
    D.“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 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同应;卢梭则主张人民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压迫和奴役人民的政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入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 2012届岳麓版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高三历史4月质检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     ]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C.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D.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 美国麦迪逊曾说:“共和国无论多小,为了防止少数人结党营私,代表必须达到一定数目,同时共和国无论多大,为了防止人数过多的混乱,代表必须限于一定数目。”下列说法符合他的主张的是
    [     ]
    A.既要让公民行使权力又要限制行使权力的范围
    B.应该采取中庸原则,处事不偏不倚
    C.应该把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
    D.代表机构既能体现广泛性又要精干有效
  • “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对该观点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
    A.工业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日益扩大
    C.工业化要求不断打破对经济的垄断
    D.工业革命要求政府放弃其经济职能
  • 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     ]
    A.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B.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 下图反映了16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对古希腊民主制度研究的人数变化曲线。你认为第二至第五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因素是     
    [     ]
    A.专制与民主思想的蜕变                 
    B.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
    C.不同文艺流派的产生                   
    D.思想领域的剧烈变化
  •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     ]
    A.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B.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C.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 2012届岳麓版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高三历史4月质检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我国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与城市》
    材料二  英国的“圈地运动”深入发展源于工业化需求而非城市扩张需求,面对大量失地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英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在改善社会环境方面,先后颁布了《工厂法》、《矿井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在住房方面,英国政府1868年和1875年两次颁布《工人住宅法》,拆除贫民窟,建设廉租房。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十分重视农民的利益,一方面为进城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和市民身份,另一方面严格要求企业对劳动者的雇用保障,采用近乎“终身雇用制”的方式,确保农民进城后不会陷入困境。
    ——高云才《城市化不能大跃进》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利于城市化的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相似之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传统社会理论,欠发达是由于本土社会本性、文化和个性等,不能对工业化的刺激做出反映,传统社会僵化的社会结构或有权势腐败的官员阻碍工业化的进程。在这种社会中,虽然发达国家为其提供了资本、技术和培养了类似于西方的企业家和政治家等精英人士,这种社会也不存在或不能迅速出现一种刺激工业化发展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框架。中心外围理论则认为,现存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不发达国家落后的根源。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首先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他把世界分为中心和外围两大体系。发达国家处于世界体系的中心,不发达国家处于边缘,形成对发达国家的依附,被迫接受了不利的生产专业化分工和不平等的交换关系。不发达国家向西方提供大量廉价的农矿产品,而初级产品出口价格呈现长期下降趋势限制了国内生活水平的改进并严重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同时殖民主义强化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外国资本对几种初级产品的投资而产生的飞地经济,限制了其他部门利用资源进行发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殖民主义使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控制之下,对本国的民族工业发展造成威胁。
    ——摘自高德步、王珏著《世界经济史》
    评析材料中关于南北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 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 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 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日)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整理
    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引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1)从材料一看,引发戊戌政变发生的因素有哪些?依据材料一判断,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95年前后中国人对宪法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宪政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 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二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指刚果)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大的变更!
    ——引自1911年7月14日《泰晤士报》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英国对德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拥有的破坏性武器使地球上不存在任何一块可以免于突然性的总毁灭的地方。逃脱这一命运的惟一希望在于通过超国家的方式来确保和平。必须创建一个能够通过司法仲裁解决国家间冲突的世界政府。这个政府必须建立在所有政府与国家都一致同意的含义明确的宪章基础上,并由该宪章赋予其对进攻性武器的惟一处置权。
    ——《迈向一个世界政府》节选自爱因斯坦致希伯莱大学的信(1946.3)
    材料二 参加第二届联合国大会的五十五国政府的代表无疑会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最近两年之中——从取得对轴心国势力的胜利开始——在阻止战争方面,或是在就控制原子能以及在为重建遭受毁坏地区进行经济合作达成协议的方面,都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
    联合国不应因这些而受到谴责。任何一个国际组织所具有的力量都不会比宪章赋予它的势力更强大,也不会比它的成员国对它所希望的更强大。事实上,只要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意识到联合国仅仅是达到最终目标——确立为保持和平而被赋予充分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的超国家的权威——的过渡组织,联合国就是一个极其重要和有用的机构了。
    ——节选自爱因斯坦《致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1947)
    (1)依据材料,概括爱因斯坦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及解决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爱因斯坦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