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人民版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高三历史大练习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宣布,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两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认为曹操的陵墓。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封“魏王”,死后谥号“武王”。你认为在确认曹操墓的下列证据中,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
    [     ]
    A.考古学家根据史书记载,得出曹操陵墓位于今河南安阳一带的结论
    B.墓葬中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物品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C.墓中出土的一批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
    D.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据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发明,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划分的。下列中国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是
    [     ]
    A.重阳
    B.中秋
    C.清明
    D.端午
  • 客家民谣:“龙田墟,二五八(注:当地农历赶集的日子)”。这里的“墟”在宋代应属于
    [     ]
    A.晓市
    B.村落
    C.草市
    D.夜市
  • 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小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
    [     ]
    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         
    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
    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 2012届人民版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高三历史大练习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清朝末年,清廷派遣五大臣出使西洋考察政治,五大臣在考察报告中提到德国时说:“德国以威定霸……立国之意,专注重练兵。故国民皆有尚武之精神,即无不以服从为主义。……其人民习俗,亦觉有勤俭质朴之风,……盖其长处,在朝无妨民之政,而国体自尊;人有独立之心,而进步甚猛。”材料反映五大臣对德国政治制度的态度是
    [     ]
    A.赞赏,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且成为强国,这是清王朝向往的
    B.否定,让国民尚武、“无不以服从为主义”,有违中国传统礼教
    C.否定,国民享有参政权利“有独立之心”,不利于加强专制统治
    D.赞赏,德国用武力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富强,并在一战中取得主动
  •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个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C.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 “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是近代中国的一些革命口号。这些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     ]
    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 理查德?怀特在《美国西部史》中写道:“短短四年(注:美国参加二战的四年),美国西部建起了全国58%的铝工业,90%的镁工业,71%的飞机制造业,52%的造船工业。”他为此惊呼“战争使这个国家向西部倾斜了!”最能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战争对东部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促使工业西迁
    B.西部地区土地广袤,资源丰富
    C.黑人奴隶制废除促进了西部工业经济发展
    D.政府资金大规模倾注西部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
  • 1950年,苏联《真理报》发表代表苏共中央声音的编辑部文章《反对集体农庄劳动组织中的偏向》,指出“以小组代替作业队意味着分散了劳动组合的力量和资金,意味着损害大型的集体的社会主义农业的根本”,包产到组“是违反从经济上、组织上巩固集体利益的”,“会使农业工作误入歧途”。这段材料主要能够说明这一时期的苏联农业
    [     ]
    A.坚决反对任何方式的改革
    B.斯大林模式根深蒂固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缺乏实事求是精神
    D.其政策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 2012届人民版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高三历史大练习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马歇尔在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时宣称:我们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所谓“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是指    
    [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C.国家强力推行的社会福利制度      
    D.世界市场的自由贸易制度
  •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     ]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吴于廑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十月革命以后,“历史上就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相对立的、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剥削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工业世界”,20世纪的历史,是这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史。
    ——钱乘旦《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材料二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培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三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用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这样做必须借助于强化中央政权对市场和贸易的统制,并在一段时间内以强制性的方式割断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行政部门对经济的控制越强,经济本身增长的能力便相应地越弱,从而导致增长的速度最终缓慢下来。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这是因为计划指令性的经济发展道路确实具备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工业化所不具备的优势。它无论在所有制形式上,还是在经济组织和刺激机制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效率。
    ——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进程》
    (1)十月革命后,苏俄(苏联)是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国的?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相比,其工业化有什么显著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法美“古典”发展模式的特点?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开始的标志和方式是什么?二战后西方国家进一步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分析苏联模式在二战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的原因是什么?苏联模式又有何弊端?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修正这一模式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材料,概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联和美国如何修正自身发展模式?西方国家与中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修正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7月29日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重温历史上的教育改革,也许能从中获得一些教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学制》。《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止,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
      材料二:1901年清末新政伊始,清廷就启用管学大臣张百熙着手学制制定工作。1902年8月,清政府正式公布中国近代第一部学校系统章程《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多参照日本学制。1904年1月,清廷再次颁布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其中强调,“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注: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刘翔《论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影响》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以上材料,比较明治维新、清末新政中两国教育改革的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就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论政府》(1688年)
    (1)结合两则材料,概括说明其基本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理论?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政治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史实,分析上述思想在当时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是在统一观念主导下实现和维护中华民族大融合、大一统的历史,自秦统一后的2200年间,中国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时间占2/3以上,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对峙、国家分裂之后,最终的结局仍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空前大统一国家的出现。中国战争史的主流是谋求统一的战争。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为世界上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可以说国家统一的理念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胎记,是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理性追求。  
    ——《瞭望新闻周刊》
    材料二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些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实,古代在“和谐社会”出现之前,当旧的社会秩序遭受到猛烈冲击时,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往往应运而生,其间出现了不少要求建立和谐社会的某些思想或观点,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材料三清朝前期鼎盛时期的疆域:西跨葱岭,东临太平洋,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一带,南包南海诸岛。
    ——《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例举中国古代典型的“和谐社会”,并简述出现这一和谐局面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熙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