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海南省三亚市琼海市高三历史高考模拟测试一的第一部分试题
  •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
    [     ]
    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
  • 《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     ]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 《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
    A.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    
    B.青年男女恋爱完全自由  
    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D.封建纲常礼教束缚人们思想
  • 魏国李悝(或李克)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关于上述记载,下列各项解释何者较适当?
    [     ]
    A、盗贼现象的普遍出现,反映出战国时期国家权力的衰弱
    B、当农民生产失调、生计无着之时,转而成为盗贼
    C、李悝努力地维护封建秩序,因而夸大盗贼问题的严重性
    D、李悝尽地力之教,强迫农民生产,引起农民反对而为盗贼
  • 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明朝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     ]
    A.工部
    B.礼部
    C.户部
    D.兵部
  •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     ]
    A.权力制约   
    B.公民意识  
    C.平民政治  
    D.法律至上
  • 伴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中国近代的人文主义思潮逐渐形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思潮的显著特点是
    [     ]
    A.强调个人的人生价值               
    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    
    C.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               
    D.个人价值与民族命运相结合
  • 某历史学家对西方一种思想评价道:“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蛮性的权力意志,向外征服欲,得以尽量表现之机会;而形成近代文化中另一种人之神性与其兽性之纠缠”。这一评价针对的是  
    [     ]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B.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
    C.工业革命后的马克思主义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主
◎ 2012年海南省三亚市琼海市高三历史高考模拟测试一的第二部分试题
  •  1921年,梁启超在演讲中说:“任凭什么人,尧舜呢,桀纣呢,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呢,王莽、朱温、袁世凯呢,若再要想做中国的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也不会有的事了。”下如此断语,是因为他 
    [     ]
    A.认识到帝制的危害                      
    B.经历时帝制的腐朽
    C.正确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D.片面地夸大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 《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     ]
    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 2010年6月30日美国参议院以99比0全票通过对奥巴马总统任命的新驻阿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的审核,彼得雷乌斯将接替因对奥巴马政府官员发表诋毁性言论而被解职的前驻阿美军司令麦克里斯特尔。这段材料说明 
    [     ]
    A.美国是民主化法制化的国家 
    B.美国总统的权力至高无上
    C.与总统意见不一的美国官员将被撤职 
    D.美国参议院与总统立场一致
  •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的《世界文明史》认为:“路德由于他的因信得救学说而与罗马决裂;德意志群众之所以追随他,主要是因为他们卷入了宗教民族主义的浪潮;王公们之所以立路德教为其辖区官方教会,主要是因为他们希望得到绝对的政治主权。”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因信称义否定了罗马教皇的原有权威  
    B.统一的德意志宗教民族主义情绪浓厚
    C.路德教适应了世俗王权的需求        
    D.多种因素导致马丁?路德反叛罗马教廷
  • 在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的进程中,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     ]
    A.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C.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
    D.政府权力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 一位英国人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不幸的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这表明
    A.奴隶贸易比鸦片贸易人道
    B.奴隶贸易比鸦片贸易更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鸦片贸易严重摧残了人的身心健康
    D.鸦片贸易加剧了清政府的腐败
  • 下侧的图示表明了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的关系。其中公民占比例越大,民主体制越容易实现;而臣民、愚民占比例大,则民主体制越不容易实现。如果把19世纪末的美国称为“民主的工业国家”,德国称为“权威的工业国家”,那么同时期的“民主的前工业化国家”对应的是
    [     ]
    A.法国
    B.英国
    C.中国
    D.俄国
  •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
  •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在现阶段上,对于经济问题,我们完全同意孙先生的这些主张。”对材料中“孙先生的这些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     ]
    A.核定地价,土地归国家所有         
    B.平均地权,限制资本家的剥削
    C.平均地权,土地归人民所有        
    D.平均地权,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 2012年海南省三亚市琼海市高三历史高考模拟测试一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     ]
    A.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 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结合下图,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
    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
    C.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
  • 近年来,出版了大量与蒋介石有关的书籍,如《蒋介石传》、《蒋介石与汪清卫》、《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蒋介石日记揭秘》等等,蒋介石的形象也从单一走向多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
    A.学术研究逐渐走向客观
    B.全球史观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C.国人对曾经的政治领袖好奇
    D.两岸关系缓和、国共两党关系改善
  • 《新全球史》在评论某一项科学成果时写道:一个清楚明白的宇宙已经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现实或真实仅仅是一系列精神概念。这个“科学成果”是
    [     ]
    A.亚里士多德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
    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C.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西方的各种节日近年来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影响颇大,例如“圣诞节”在中国各大城市成为狂欢节,商家抓住时机促销,也成为购物节。对这种现象到底是西方文化对中国直接冲击,还是异化,专家众说不一。因此有必要对西方文化历史有基本的了解。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圣诞节主要是为了纪念救世主耶稣基督的复活   
    B.圣诞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圣诞老人给世人带来平安和好运  
    C.圣诞文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  
    D.如今以色列犹太人和西欧人宗教信仰是一致的
  • 下列用图示法表示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关系的表现,正确的是
    ①冷战  ②杜鲁门主义 ③对西欧国家经济援助  ④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⑤朝鲜战争 
    [     ]
    A、

    B、

    C、

    D、
  • 伊朗儿童和未成年人知识发展研究院主任马杰德?格德里设计出萨拉娃娃以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里的美国芭比娃娃所代表的美国文化影响。他认为:“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她腹中藏着西方文化,比如化妆盒,不合礼节的服装,一旦它进人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的儿童施加这种影响。”下列对上述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芭比娃娃尚未进人伊朗市场           
    B. 经济利益在本次对抗中是双方角逐的核心
    C. 萨拉娃娃代表着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传统    
    D. 全球化背景下仍有国家试图坚持本国文化传统
  • 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请回答:
    (1)据表中甲、乙内容,概述“欧洲旧思想”与“中国旧思想”的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表中丙内容分析,“欧洲新思想”体现了怎样的国家构想?这种“新思想”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梁启超做出上述比较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的意愿在当时没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洛阳)“自延骷(里)以西……望宗所居也。民间号为王子坊。”……伊洛之间,夹御道,东有四夷馆……道西有四夷里;一曰归正,二曰归德,三曰慕化,四日慕义。……市东有適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退歌,天下妙伎出焉……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酒为业……市北有慈孝、奉终二里。星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赁车为事……。”   
    ——(北魏)杨衙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二  里坊,或称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唐初长安城)“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昏而闭,五更而启”。……“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中使郭里曼酒醉犯夜,杖杀之。”     
    ——李合群《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
    材料三 (北宋东京)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居民。……南通一巷……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可容数千人。……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乃马行街也,人烟浩闹。……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洛阳城市里、坊命名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市有哪些新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也较著名。……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
    材料三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兴起的什么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股潮流兴起的国际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各举一例分别评述材料三提到的“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出现的文化倾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迁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见下图)
    材料二  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身,正如……所写的:“义人等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订,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材料三: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 ,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行动是针对当时的什么事件? 这一行动有何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两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其共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宗教改革有何显著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