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上海市卢湾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的第一部分试题
  • 在世界各地的远古传说中,有很多关于“大洪水”的故事。两河流域记载大洪水故事的史诗作品是
    [     ]
    A.《罗摩衍那》     
    B.《旧约圣经》    
    C.《摩诃婆罗多》     
    D.《吉尔伽美什》
  • 公元前6 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佛教的诞生地在下图中的
  • 古希腊的城邦一般以独立的城市为中心,向周围的乡村辐射;多数城邦的经济都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人口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由此可见,希腊城邦的特征是
    [     ]
    A.中央集权    
    B.农耕文明   
    C.小国寡民    
    D.民主政治
  •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下边两部法律文献关系的是
    [     ]
    A.两者之间毫不相关  
    B.前者是后者的源头
    C.后者是前者组成部分
    D.都体现共和制原则
  •  议会是英国政治的中心舞台。1265年,英国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议会。除了有贵族和主教参加外,还邀请了骑士和市民代表,这表明当时英国初步形成的政权形式是
    [     ]
    A.民主共和制    
    B. 等级君主制    
    C. 君主立宪制     
    D. 君主专制
  • 中世纪的西欧,大学初创时一般都拥有教皇和君主颁发的特许状,这说明当时
    [     ]
    A.教会和君主不反对大学创立     
    B.大学教育具有宗教性质
    C.大学创立目的是为政治服务     
    D.大学教师社会地位很高
  •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 “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导致上述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
    A.新航路开辟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 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     ]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1801年,美国总统麦迪逊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们再也不能说明这个世界上没有新东西了……它提示了新的证据,表明孟德斯鸠认为共和国只能在一小片领土上生存的理论是错误的。”麦迪逊所谓的“新东西”主要是指

    [     ]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民族形成、赢得独立
    C.邦联国家、地方自治
    D.联邦体制、三权分立
  •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这说明了这些国家 
    [     ]
    A. 以立法形式巩固革命成果      
    B.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
    C. 强调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权      
    D.工业资产阶级独掌政权
  • “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条件中,同样也为资本主义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典型地反映了上述过程的是
    [     ]
    A.英国圈地运动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美国《宅地法》
    D.日本明治维新
◎ 2012届上海市卢湾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的第二部分试题
  • “我不要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为此,“我”能做的是 
    [     ]
    A.解放农奴,不给土地
    B.解放农奴,分给份地
    C.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
    D.效法西欧,发展工业
  • 一个英国商人曾说:“只要每个中国人衣服的下摆长一寸,就够曼彻斯特所有的工厂生产几十年。”这句话揭示了 
    [     ]
    A.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化
    B.英国纺织生产能力有限
    C.中国需要改进纺织业
    D.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 “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章太炎)章太炎对洪、曾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着眼于 
    [     ]
    A.洪破除旧迷信,曾尊孔扬孟
    B.洪主张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C.洪反清闹革命,曾为满效力
    D.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场以下层民众为主体的运动迅猛发展,他们提出了这样的口号:“还我河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帝服了外,不杀洋鬼誓不甘。”这场运动应该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清朝时期有大臣提出“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中国隋唐以来的千年大法——科举制度废止的时期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曾写过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况之功。”挽联所指要完成的“未况”之事是 
    [     ]
    A.反清复明
    B.扶清灭洋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 “人类之得以为人,不至于永沦为奴籍者,非法兰西人之赐而谁耶?”陈独秀在创办《新青年》时说的这句话称赞的是
    [     ]
    A.《人权宣言》
    B.《法国民法典》
    C.《社会契约论》
    D.《共产党宣言》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克里孟梭疾呼:“我第一是复仇,第二是复仇,第三仍是复仇。”他的“仇恨”起因于
    A.普法战争法国失败
    B.普鲁士破坏法国革命
    C.德奥同盟针对法国
    D.德挑战法国霸主地位
  • 戊戌变法时期,有这样一首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腿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倡导婚姻自由
    B.易服放足
    C.废除跪拜礼
    D、改变丧葬制
  • 对联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余孽死有头。”这幅对联所出现的时期应该是
    [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 “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以下四个选项中,最符合这首诗的诗意是
    [     ]
    A.马关签约
    B.辽东回归
    C.五四爱国
    D.日寇投降
  •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没有军事意义的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造成13万人伤亡。正如(美国)国务卿所说:‘炸弹扔在日本,正是为了在俄国收到效果。”’(王绳祖《国际关系史》)从上文可以看出,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根本意图在于
    [     ]
    A.击垮日本
    B.威慑苏联
    C.验证核威力
    D.进行核试验
◎ 2012届上海市卢湾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图为1881年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当时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被称为“马车铁路”。这条铁路应该是
    [     ]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
    C.粤汉铁路
    D.沪宁铁路
  • 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段材料表明的正确含义
    [     ]
    A.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融合
    C.东亚发展吸取了西方文明和儒家文化
    D.儒家学说对于东亚文明不起什么作用
  •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     ]
    A.自由观念
    B.平等观念
    C.博爱观念
    D.互助观念
  • 国家主权高于“人们所能想像到的一切价值和一切意义”、“人所有的一切价值,一切精神的实在只能经由国家而有之。”、“个人的最高义务即在安守其职责,作为国家的好公民。”以上文字体现了
    [     ]
    A.霍布斯的国家学说
    B.洛克的分权思想
    C.孟德斯鸠法学理论
    D.卢梭人民主权论
  • “从历史角度来透视,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______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文中“______”应该填上
    [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
  • “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段话的说明了
    [     ]
    A.自然条件决定国家的前途
    B.工业化是实现资本主义重要保障
    C.欧美文明比非洲文明先进
    D.制度保障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美国总统罗斯福)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他采取的最主要的“新政”措施是 
    [     ]
    A.缩减农业产量
    B.规范金融秩序
    C.调整劳资关系
    D.以工代赈
  • 有人说:“罗马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就罗马帝国彪炳辉煌的同时,又设置了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下列选项中对这句话正确理解的是
    ①调节罗马社会生活,维护罗马国家统治
    ②促进了罗马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
    ③对后世资本主义私法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④后期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导致帝国全面衰落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 古代民主政治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  
    ——伯利克里在葬礼上的演说
    问题:
    (1)材料中的民主政治是在哪个国家实行的?请归纳文中提及的民主政治的三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出这种民主政治在建立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它在何时达到全盛?请你结合已有知识,谈谈对这种民主政治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文明转型,都伴随着战争与流血,都伴随着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都伴随着国家民族关系的巨大调整。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上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随着人类社会的转型,近代中国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  
    ——《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问题:
    (1)近代中国“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它们在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方面的意义。
    (2)请从教育、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的嬗变方面各举一例,说明中国社会向现代的转型。
  •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现代化的世界进程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飞跃,最早发端于英国和西欧地区,并向欧洲、北美、亚洲逐次扩展。
    问题:
    (1) 列举16世纪后西欧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以英国为例,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说明西方近代化的进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玉回顾近阶段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并绘制了一份表格,请为这张表格制定一个主题,并完成表格相关内容。
  • 新航路开辟
    材料一 1524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边缘,现在我们在世界中心,这给我们命运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三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四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五 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
    问题:
    (1) 15、16十六世纪之交,西班牙为什么能完成从地处“世界边缘”到处于“世界中心”的转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的变化。简述发生如此巨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五中出现“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关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影响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