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岳麓版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     ]
    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
  •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 东晋葛洪《抱朴子》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 
    [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2012届岳麓版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地抱怨说,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  《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直接导致这种质疑一切局面出现的人物可能是
    [     ]
    A.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C.雅典奴隶制民主时期的政治家
    D.启蒙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 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价值标准可以归结为四条: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封建主义。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符合这四项标准的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下表是1926——1940年苏联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所呈现的特点有  
    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牺牲农业片面强调重工业
    ③社会消费水平难以得到提高④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度下降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2012届岳麓版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对下图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一五”时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工业没有发展
    B.“二五”时期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明显上升
    C.服务业比重基本稳定,原因是当时实行计划经济
    D.“二五”时期工业比重明显上升,原因是片面发展重工业所致
  • 2003年10月,美国高盛集团发表全球经济报告声称,以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组成的“金砖四国”(“BRIC”)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到本世纪中叶,“金砖四国”将统领世界经济风骚,中国可能会在204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在2033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2010年12月28日,金砖四国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说明 
    [     ]
    A.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已逐渐丧失  
    B.世界经济向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崛起
  • 安徽徽州位于黄山脚下,古称新安。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安理学即程朱理学,首领人物程颢、程颐和朱熹皆为徽州人。新安理学从南宋前期到清乾隆年间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新安理学的核心是伦理纲常,倡导“天理为义,人欲为利”,“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理不计其功”的思想。他们的理论把儒学的天理思想和礼仪理想完全融入徽州文化之中,教育读书人廉洁自律,做“忠臣”、“孝子“,新安理学的观念在徽州女人身上留下的印迹是最为深刻的,徽州土地上的每一座贞节牌坊,都是封建礼教压迫妇女的历史存照。
    (1)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新安理学的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安徽大学珍藏康熙年间“新安人”谢胪一的一份商业经营合同书。合同书原文如下:立议合同汪元长、谢胪一,向因两家各有绸布店业开立汉镇,历年收看客货,以致获利艰难。今两家情同志合,议请谢占武兄坐庄苏州,置买绸布等货。开单下苏(注:苏指苏州。下同。编者注),公同酌议:各开各店应用之货,以便配搭发卖;所买之货来汉(注:汉指汉口。下同。编者注),照单均分,毋得推诿:在汉置粮等货下苏,得利照本分息。在苏对会亲友银两置货,倘货未到,两会票先至,各照来信会票应付。其有货来,或要多收者,照苏原价加利三厘钱,以补少收之家。又,在汉两店来往,议定现兑银两,加利五厘钱。庶彼此通融而攸远矣。但两地买卖货物,不得徇私肥己,倘有此情,神明鉴察。今欲有凭,立此合同二纸,各执一纸存据。计开:一议谢占武兄俸金九五色银三十两一议公账之银无得代亲友买物
    (2)依据材料指出康熙年间徽商经营活动的新特点。所有研究徽商历史的学者均采用这一史料作为典型例证,说明采取这种史学研究方法的合理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类的政治文明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革命是如何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汉朝时期又是如何打破贵族政治局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2) 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笼子”指什么?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现在有一些观点,对辛亥革命全盘予以否定,其理由大致有两点:第一、关于革命爆发的原因。把革命的爆发归咎于革命者非理性的主观意志。第二,关于革命的后  果。指责革命造成对社会生产的巨大破坏,直接导致军阀割据的局面,中断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邱涛《辛亥百年论革命》
    (4)材料四中的观点对辛亥革命全盘予以否定,显然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试根据所学知识予以批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材料二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俄、日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日两国的改革在核心主张、改革方式和局限性上的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