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岳麓版广东省中山市高三历史下学期模拟试题4的第一部分试题
  •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了丰富。”以下历史现象不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     ]
    A.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     
    B.罗马万民法的出现
    C.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      
    D.晚清新思潮的萌发
  • 乾隆四十年(1775年),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秉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
    [     ]
    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D.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
  • 宋史专家邓广铭认为:“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①开始设置中书省和门下省,强化专制集权统治
    ②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③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     ]
    A.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②③
  • 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   
    [     ]
    A.“工商食官“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C. 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社会需求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问题是
    [     ]
    A.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B.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D.清朝皇室自愿交出全部财产分给农民
  • 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及其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地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国民政府
    [     ]
    A.开始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B.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
    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D.应对日本扩大侵华作持久抗战准备
  • 某西方学者评论说:“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该学者评论的是
    [     ]
    A.科学社会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
  • 有个比较老的说法是,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宗教改革后信仰基督教的人数锐减
    B.《民法大全》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包含《十二铜表法》等
    C.《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对近代欧洲法制的蓝本
    D.《民法大全》直接引起欧洲资产阶级爆发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 钱秉旦、陈晓律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大贵族的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相比之下他们代表不足……”由这种状况而引发的运动的最终结果是:
    [     ]
    A.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C.工业资产阶级逐渐进入政权中心           
    D.无产阶级赢得被选举权
◎ 2012届岳麓版广东省中山市高三历史下学期模拟试题4的第二部分试题
  • 在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动机时,有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传播基督教是重要推动力  ②进行殖民扩张  
    ③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④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     ]
    A. ①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 美国学者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在所著《罗斯福》中,把罗斯福对付国会的方法列举出来如下:“充分利用宪法规定的权力,诸如否决权。选择有利时机。在行政部门草拟议案。几乎需要不断地施加压力,但却要机智巧妙。用人必须审慎。亲自说服立法领导人。诉诸国民公断。”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时

    [     ]

    A.对三权分立制度进行了改革
    B.选举议院议长时进行干涉
    C.并未动摇美国宪政的基础
    D.国家权力重心在参众两院
  • 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对数据变化的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美国经济的滞胀局面折射了里根经济政策的失灵
    B.世界的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
    C.这种经济格局的出现,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D.欧、日经济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 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 《西都杂记》称:“西都禁城街衢,有执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许驰禁前后各一日,谓之放夜。”依据上述材料,以下理解分析正确的是
    [     ]
    A、西都的城市功能仍以政治功能为主 
    B、西都城内商业活动动已打破坊、市的界限
    C、街衢是指当时北宋著名的商业街——御街       
    D、西都的商业活动已取消了时间限制
  •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     ]
    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 杜维明著书说,“东亚的发展虽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却不只是西方模式的翻版,都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儒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     ]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起决定作用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
  • 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这表示
    [     ]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 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文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B.人类社会的文化逐渐走向一致
    C.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 2012届岳麓版广东省中山市高三历史下学期模拟试题4的第三部分试题
  • 就中国近代史上某一历史事件,胡适和蒋梦麟联名发表过《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一文,其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针对以上材料,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中国的外交失败   
    B、这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紧密相关      
    C、爱国青年学生一直是这场运动的中坚力量
    D、这场运动为中国的革命点燃了新的希望
  • 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八卷有“在古代国家,在古希腊和罗马,采取周期性地建立殖民地而形成的强迫移民,是社会制度的一个固定的环节”。由此推断,以下正确的是    
    [     ]
    A、移民是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B、人文主义是古希腊和罗马进行殖民的精神动力     
    C、古希腊的殖民和移民活动受其地理环境的影响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是古希腊、古罗马殖民的根本原因
  • 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
    [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     ]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下图是美国军费开支曲线图,根据该图获取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导致阶段A军费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冷战”下出现了“热战”——朝鲜战争
    B.阶段B中美关系处于敌视和对抗状态
    C.阶段C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危机下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D.阶段D中美逐渐结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     ]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材料二  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 概况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的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据材料三,概况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西晋:公元280年,全国人口有1616万人。据《晋书.地理志上》北宋:公元1110年,全国人口有4673万人。据《宋史.地理志》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有40个,汴京、临安、长安、洛阳、南京都是人口超百万的城市,而同时期的欧洲国家3万人的城市就称大城市了。整个宋朝占世界的GDP的80%,这是中国占世界GDP比例最高峰。是中国历史最富有的朝代。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有那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了父母的家”。同时,“曾有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
    (2)根据这段材料所反映的变化,说明19世纪的西欧社会的家庭发生怎样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不同时段江苏城乡人口增长(%)
    (3)根据上表,概括1976到2008年间江苏城乡人口增长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中国网消息到2008年,半数以上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镇中,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到2030年,城市人口将有望达到50亿人,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60%。这是27日记者在联合国人口基金所做的《2007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发布会上获悉的。
    (4)根据材料指出人口城市化会带来那些问题?谈谈该如何缓解我国城市化中的人口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结合材料一,利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史实论证“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依据材料二,回答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第一件大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为完成和推进“第二大事”,在经济领域采取了哪些重要的举措?为完成和推进“第三件大事”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尽相同,且屡有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这里把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称为“双元革命”……发生在1789~1848年间的这种伟大革命,不仅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大胜利;不仅仅是“现代经济”的胜利或“现代国家”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从那以后,这一变革波及了整个世界。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二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13—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注: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成规模比较。
    ——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     
    材料四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1)材料一认为“‘双元革命’不仅仅是‘现代经济’的胜利或‘现代国家’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利用科学和机械的”?又是如何去“组织近代民族国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上表,指出1928年后苏联(俄国)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世界的排名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体现?各自成效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