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人民版云南省高三历史单元测试29:必修2-7-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部分试题
  •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
    [     ]
    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
    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D.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     ]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 1921年苏俄暴动者提出“拥护苏维埃,但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口号。一个红军战士在信中说:“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农民的暴动。”导致农民丧失希望的原因是
    [     ]
    A.农民对苏维埃政权不满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新经济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D.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 下面是1919年某地几个长工的闲谈,他们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B.李四:说的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土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
    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然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余粮都得给国家,不许卖
    D.王六:谁说余粮不准卖,听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自由买卖
  • 实行余粮收集制后,粮食征购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1917——1918年度征购粮食7 340万普特(1普特=16.38千克),1918——1919年度为10 790万普特,1919——1920年度为21250万普特。这 
    [     ]
    A.体现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大提高
    B.有力地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C.体现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D.体现了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 2012届人民版云南省高三历史单元测试29:必修2-7-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二部分试题
  • 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下列对本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题干材料中提到的政策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可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 列宁说:“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这种“改良主义的”行动方式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是
    ①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②都是从农村改革入手,前者实行余粮收集制,我国则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都允许私人办企业 
    ④都是利用商品市场发展经济 
    [     ]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下列表格说明了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重大成就
    B.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正确和重大成就
    C.农业集体化取得重大成就
    D.指令性计划对经济造成巨大损害
  • 斯大林决定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的主要目的是
    [     ]
    A.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B.克服粮食收购危机
    C.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对粮食需求量大增
    D.粮食收购危机的出现
◎ 2012届人民版云南省高三历史单元测试29:必修2-7-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三部分试题
  •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如下图),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     ]
    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
    B.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距离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很高
    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
  •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
    [     ]
    A .市场和计划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B .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C .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D .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 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 以下对“斯大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确立
    B.主要内容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惟一模式
    D.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 美苏两个大国演绎了大国兴起的奇迹,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一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需退,不退就不能进。”
    材料二 “总统先生!”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这位记者对罗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哪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道:“那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有点迷惑不解的总统说:“哲学?我是基督教徒,是民主党人,……如此而已。”罗斯福还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1)列宁是如何做到“退一步”的?“进两步”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斯福说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指什么?材料二中“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是什么意思?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 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