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     ]
    A.打开市场           
    B.倾销鸦片            
    C.输出资本        
    D.传播宗教
  • 《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有历史进步性,主要是指它 
    [     ]
    A.明确提出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革方案
    B.更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更鲜明提出了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
    D.主张学习西方,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 1887年,黄遵宪花了12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日本国志》,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若干年后,总理衙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你的书如果早一点让大家看到,价值可以抵得二万万两银子。”他说这番话应该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
    [     ]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维新变法
    D.日俄战争
  • 2011年9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国?大连)上说:政治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有序扩大民主。中国近代史上首先拉开政治体制改革序幕的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其中不属实的是
    [     ]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老四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     ]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     ]
    A.实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1917年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下列运动中哪一个主要是为剪掉同学们“心中的辫子”的?
    [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 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双双草鞋送给红军穿,红球朵朵像呀么像火焰,照到哪里哪里红,星星之火能燎原”1927年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到十几块,红军达到十万余人。革命形势发展迅速的原因不包括
    [     ]
    A、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的革命道路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引
  • 据下面“借谷票”中的信息判断,群众借出谷物是为了支援
    [     ]
    A.北伐战争
    B.反“围剿”斗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     ]
    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 魏巍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他所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解放战争
  • 遵义会议被认为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你认为最主要是因为下面哪一点?
    [     ]
    A.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B.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C.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 “……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该歌词描述了 
    [     ]
    A.北伐战争的革命洪流                        
    B.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人民群众支援解放战争的激情
  • 2012年3月1日下午,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宣布鉴于名古屋否认“南京大屠杀”,原定举办的“日本文化周”活动将推迟举行。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长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
  •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 下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
    A.中国人民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
  • 20世纪是中华民族从贫弱、屈辱中奋起,走向伟大复兴的世纪。下列关于20世纪中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今更废藩为县,务除冗就简,去有名无实之弊,无政令多歧之忧。     明治政府于1872年正式废除《禁止田地永久买卖法令》,把所有权与永佃权分开,规定新兴地主保留对土地的所有权,农民对土地享有永久耕种的权利(永佃权),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根据网上材料综合
    材料二   (注:鹿鸣馆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在东京建的一所类似于沙龙的会馆)

    日本早期火车

    东京的鹿鸣馆 1883年建仿照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进行活动

    明治初期的小学 教师穿西方服装正在上数学课
    材料三  改变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的极端做法,不仅花费了大量的宝贵资金,而且伤害了一般日本人的感情,因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并引发社会震动。……著名大学教授,小说家夏木漱石批评这种欧化风气是一种“轻佻”行为,他担心浅薄地模仿西方会失去“日本人的特性”。著名医学专家森鸥外也反对完全以欧洲为模子来改变日本的习俗、制度和机构。甚至福泽谕吉也改变了腔调,认为日本的传统文化不能全面放弃,应“尽量少抛弃”,而对西方文化应尽量多吸收,从而提出了“少弃多采主义”。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为了废藩置县,明治维新是如何从经济基础的角度进行改革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日本在学习西方问题上存在的分歧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 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 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 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日)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整理
    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你认为引发戊戌政变发生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是促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康熙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个很有政绩和影响的皇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帝王治天下,自由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坚固。
    ——《清圣祖实录》卷一五一
    材料二  噶尔丹者……自言受达赖封为准噶尔博硕克图汗。三十五年,圣祖亲征噶尔丹,至克鲁伦河。噶尔丹败窜,慰其部下曰:“此行非我意,乃达赖使言南征大吉,是以深入。” 
    ——(民国)柯劭忞等《清史稿》卷五二五《藩部八?西藏》
    材料三  大臣皆言藏地险远,不决进兵议。圣祖以西藏屏蔽青海、川、滇,若准夷盗据,将边无宁日。且贼能冲雪缒险而至,何况我军。五十七年,命皇十四子为抚远大将军……于是蒙古憨、王、贝勒、台吉各帅所部兵,或数千、或数百,于五十九年春随大兵扈从达赖喇嘛入藏。诏加封……第六世达赖喇嘛于九月登座……以拉藏旧臣贝子康济鼐掌前藏,台吉颇罗鼎掌后藏。
    ——(清)魏源《圣武记》卷五《国朝抚绥西藏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的长城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噶尔丹叛乱与部分西藏势力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噶尔丹言论的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西藏地区的管理,康熙一改历代的传统做法。据材料三概述其做法的创新之处及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伦敦南岸大学中医孔子学院参观考察并出席该院成立5周年庆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一看最近的例子,就更加明白。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从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材料二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你如何理解孔子死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开设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克伦威尔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一位较有争议的历史人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陆海军总司令,他主管税收,统辖警察、司法和外交,他有权以自己的名义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敕令。……形式上,议会拥有指导护国主和国务会议的政策的职能,而与此同时,俯首听命于护国主的国务会议则负责审查和批准选入议会的代表的委托书。       
    ——(苏联)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材料二  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是以达到下列三项目标为指导方针而制定的:第一,使清教能保存下来并得到发展;第二,能维护和扩展英国的贸易;第三,防止斯图亚特王朝在国外的援助下复辟。                          
    ——(英)查尔斯?弗思《克伦威尔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克伦威尔统治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统治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维护和扩展英国的贸易”,克伦威尔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恰当评价克伦威尔,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颂扬他的人,说他是“古往今来,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而责骂他的人,说他是世界上曾有过的最臭名昭著的暴君之一。你认为要正确评价克伦威尔,应坚持怎样的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