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担任首席将军的是
    [     ]
    A.伯利克里            
    B.梭伦
    C.柏拉图                    
    D.克利斯提尼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国王薛西斯讲的话:“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     ]
    A.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B.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C.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D.波斯人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制定了一部联邦宪法,这就是1787年宪法。下列各项与其无关的是
    [     ]
    A.它使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它规定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C.它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D.它规定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 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是 
    [     ]
    A.路易?波拿巴     
    B.威廉一世     
    C.俾斯麦      
    D.威廉二世
  • 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主要是
    [     ]
    A.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B.清除了封建残余
    C.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 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
  • 1917年4月16日,列宁从流亡地回到了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和革命群众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这就是 
    [     ]
    A.《和平法令》    
    B.《四月提纲》     
    C.《土地法令》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1989年民主德国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民主德国边防兵把一个小孩抱到柏林墙上,让他看一眼西柏林市景,这反映了
    [     ]
    A.两德统一在望      
    B.两个德国出现    
    C.两极格局形成  
    D.美苏“冷战结束”
◎ 2011-2012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当今世界,欧盟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下列关于欧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                  
    B.冷战结束为其成立提供了机遇
    C.欧盟已建立起由其控制的单极世界格局      
    D.推动了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 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    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特征是:     
    ①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     ]
    A.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促进井田制瓦解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 《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乏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是
    [     ]
    A.增加了种植面积
    B.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C.革新了耕作工具
    D.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 在重农抑商政策推行的古代中国,商品经济一直在潜滋暗长,在繁华的城市出现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机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现象开始于:     
    [     ]

    A.战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 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分封制的瓦解         
    B.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C.封建王权的强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 2011-2012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
    [     ]
    A.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
    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
  •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主要体现在洋务运动    
    [     ]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
    A.增强了清朝封建统治力量          
    B.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引进了机器和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 以下事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
    ①洋务运动 ②辛亥革命 ③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 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     ]
    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B.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
    C.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
    D.制订经济发展计划
  • 很多民族资本家曾尝试“实业救国”的方式,来改变社会现状,可是却最终失败。其根本原因是 
    [     ]
    A. 他们只重视发展近代工业,不进行反帝斗争    
    B.拒绝买卖日货的影响     
    C.他们没有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能力             
    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确立共和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局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3)材料二、三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两大国的历史文献,阅读后回答问题: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并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分析两国政治体制建立共同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一:  “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的那种挑战。”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战后在欧洲实施了什么政策?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回答美国战后在欧洲实施的政策目的实现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尼克松在任期间,在与中国的关系上进行了哪些活动?做出了什么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窥伺我何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目的有何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海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分析上述政策的消极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一  
    ……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频繁来上海的外国商船  
    材料三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经济现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经济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它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说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中国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史实反映了中国社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