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上海市十校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开端,以区别此前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
    [     ]
    A.禹死后启继位
    B.建立武装
    C.建造大型宫殿
    D.建立宗法制度
  • 某学者为了研究南朝的历史,可以参考的书目是
    ①陈寿《三国志》②魏收《魏书》③萧子显《南齐书》
    ④姚思廉《梁书》⑤姚思廉《陈书》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 《说文》:“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这符合史学家刘知几的
    [     ]
    A.史才
    B.史学
    C.史识
    D.史德
  • 孔子在评论两支古曲(舜时的《韶》曲和周武王时的《武》曲)时,认为《韶》曲是"既完美,又善良";《武》曲则"虽完美,未尽善"。他认为“未尽善”的主要原因是
    [     ]
    A.武王暴政
    B.武王武力夺权
    C.《武》曲乐律不完整
    D.《武》曲来源民间
  • “动之不以礼,未善也”一句,应该属于儒家学说的
    [     ]
    A.礼
    B.仁
    C.义
    D.德
  • 《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     ]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     ]
    A.实施仁政和道德教育
    B.推行礼法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治
  • 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起始于
    [     ]
    A.秦
    B.汉代
    C.宋代
    D.清朝
  •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这段话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朝
    D.明朝
  • 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
    A.专制制度
    B.“罢黜百家”
    C.“三教合一”
    D.程朱理学
  • 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久长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应是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件事最可能发生在
    [     ]
    A.秦、汉
    B.南北朝
    C.宋、元
    D.明、清
  • 下图为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图中情景所体现的精神是
    [     ]
    A.“仁政”
    B.“天人感应”
    C.“忠孝节义”
    D.“致良知”
◎ 2012届上海市十校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它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伏尔泰、罗伯斯庇尔这样做的意图是
    [     ]
    A.尊崇中国的传统文明
    B.加大东西方文化交流
    C.反对特权,维护人权
    D.重建法国的道德伦理
  • 下图是一幅“针路”示意图。“针路”出现于宋代,指的是古代人们在罗盘指引下将不同地点的航行方向连结而成的一种航线。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的出现是宋代航海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B.它的出现使得古代海上航行更加安全便利
    C.我国在宋代已经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D.这标志着宋代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
  • 一位学者向图书馆借阅《利玛窦中国札记》、《苏州府志》、《唐伯虎集》三种书籍,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符合这篇论文的主题是 
    [     ]
    A.《唐代苏州的风俗》
    B.《元代的海外贸易》
    C.《明清江南的文人生活》
    D.《晚清西学的输入》
  • 宫廷画师朱塞佩1714年①5月4日坐船②前往中国传教③,第二年的8月17日,抵达已为西班牙④占据的澳门,取名郎世宁。这段文字表述中与史实不符之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 有人主张学问要自有心得:读孔子之书,必须与自己的经验相印证;如果心中不以为然,那么,即使是孔子之言,也不能承认就是对的。这种思想观念应是
    [     ]
    A.战国孟子学派
    B.西汉经学派
    C.程朱理学派
    D.阳明学派
  • 上海市民从交通工具的变迁中最早体验到生活的现代化。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依次发生变化的是
    ①火车②电车、汽车③轮船④飞机
    [     ]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 某书描述巴黎: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在这里均可受到热烈招待。这里出现了一些由艳光四射且博学多才的名媛主持的聚会,作家、学者们可以海阔天空地谈论各种问题,参与者常因其口才和机智而声名大噪。这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阿维尼翁之囚”事件时期
    B.等级君主制形成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 “如果上帝启示获利的机会,则选民必须遵循上帝的召命而用心追求。人虽然不可为私利而致富,但是可以为上帝劳动而致富。”这最可能是下列哪一种人的经济观念
    [     ]
    A.随商船到亚洲的耶稣会士
    B.信奉伊斯兰教的西域商人
    C.源自卡尔文教派的清教徒
    D.奉行自由竞争的美国商人
  • 英国史学家卡尔认为历史是“坚实的解释硬核外面裹着可引起争议的事实的果肉”。下面能成为“硬核”的是
    [     ]
    A.事件发生的时地
    B.事件的前因后果
    C.事件的历史意义
    D.事件的是非评价
  • 根据下图这幅标题为“英格兰白人奴工”的版画内容推测,“英格兰白人奴工”所指的时期为 
    [     ]
    A.美国独立战争时,被强制劳动的英军俘虏
    B.十八世纪初期,英国发起的圈地运动
    C.十八世纪后期,英国工厂雇用的童工女工
    D.二次大战期间,纳粹集中营里的英国战俘
  • 1762年,议员约翰?威尔克斯在《苏格兰人》刊文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和乔治三世本人,乔治三世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取消他的议员豁免权。各阶层人们纷纷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下议院履行了对国王负责的义务②乔治三世的做法符合《权利法案》
    ③议员享有司法豁免权④“威尔克斯与自由”即是民主与自由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 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对“启蒙思想”这一历史概念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批判了旧制度,对新社会提出设想的思想
    B.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C.批判教条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利的“制约与平衡”的思想
  • 下图为国家政权机构示意图,它代表的国家政体名称为
    [     ]
    A.君主立宪制
    B.开明君主制
    C.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
    D.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
◎ 2012届上海市十校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自古以来,私权常被公权所剥夺。在启蒙运动中,把财产权纳入理性概念中的是
    [     ]
    A.伏尔泰
    B.洛克
    C.孟德斯鸠
    D.卢梭
  • 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中国的许多特质已不复见于现代中国,但有些传统特质则仍旧保留下来。下列哪项特征,在传统与现代中国都看得到
    [     ]
    A.以农业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
    B.统治者强调平等,反对有阶级差异
    C.以天朝对待藩属的朝贡体制与各国交往
    D.在统治方式中特别强调文化的力量
  • 历史家评论道:“他的帝国实为新、旧秩序的混合。一方面,他改变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结构,保留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是新秩序的保卫者;另一方面,他虽号称革命之子,实为开明专制的精神后裔,忽略主权在民而行绝对君权,强调平等而不重视自由,注重秩序与阶级。”评论中的“他”是指何人
    [     ]
    A.建立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
    B.成立清教政权的克伦威尔
    C.背叛民国而称帝的袁世凯
    D.二战时期德国的希特勒
  • 甲午战争后,西方的“群学”(“社会学”)传入中国。由此,兴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民间社团是
    [     ]
    A.兴中会
    B.强学会
    C.同盟会
    D.新民学会
  • 下列是某地区两个城市的人口数目变化表,这两个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     ]
    A.日本的大阪及神户
    B.英格兰的利物浦及曼彻斯特
    C.中国的南京和上海
    D.德国的汉堡及法兰克福
  • 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母国利益,而非照顾殖民地。根据这种观点,英国殖民印度时最先开始建设的是
    [     ]
    A.交通设施
    B.水利设施
    C.教育制度
    D.议会制度
  • 一位史家讨论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说: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力量突然获得进展。妇女就业人数从217万人增长到297万人,增加了80万人。过去,她们充当女侍,或待在父母身边,或依附丈夫;现在,她们离家工作,甚至远离家乡,取得独立的社会地位。这里描述历史现象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     ]
    A.北美洲独立战争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世界经济大恐慌期间
    D.中英鸦片战争时期
  • 中国近代的铁路建设因顽固派的愚昧与阻挠,在曲折中发展起来了。其中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办的商业运营的铁路是
    [     ]
    A.吴淞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
  • “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
  • “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课上,四个研究小组分别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请回答: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中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改为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德国现代化之路
    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直到1870年至1900年,德国的工业发展才形成一股真正的洪流,把这种发展速度的加快叫做“革命”是适当的。德国正是在这期间“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
    ——丁建弘《德国通史》
    问题:
     (1)为什么迟至1870年后,“德国的工业发展才形成一股真正的洪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教材,概述德国成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的主要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代德国“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这种转变对德国乃至世界历史发展造成什么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单元主题学习法,能呈现历史进程的阶段特征、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历史演进的趋势。某同学阅读了以下列出的中国近代史中相关课目,拟定了一份单元学习提纲。请你帮她完成空缺的部分。
    第1课:思想潮流的演进
    第2课:新文化运动的勃兴
    第3课:新式教育的发展
    第4课: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第5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 中国妇女地位的变迁
    材料一:《大明律》中还首次明确规定了:“若命妇夫亡,再嫁者,罪亦如之,追夺并离异。”明清统治者基于维护自身业已腐朽的制度的需要,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和提倡。《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所谓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民间那密布的贞节牌坊和各地方志中守节一生、甚至殉夫从死的妇女大量的涌现。 
    ——方圆《浅论我国古代女子之社会地位》
    材料二:1912年4月上海女子参政同志会等联合其他各省的妇女政治团体组成女子参政同盟会。宣布宗旨为:“普及女子之政治学识,养成女子之政治能力,期得国民完全去安于政权。”其期,以吴木兰为会长的女子同盟会也宣布:“本会之设以民国存进共和,发达女权参预正事为宗旨。”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造成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20纪初期妇女地位发生变化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并分析促成妇女地位变化的社会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西方人眼中的孔子
    材料一: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他赞扬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
    ——选摘自伏尔泰《礼俗论》
    材料二:卢梭等对中国的看法就跟伏尔泰颇不一致。他认为中国是君主专制国家,对待帝王若有些小过失,都可以用大不敬罪处死乃至灭族,造成许多冤狱。他认为中国风俗也有弊病,统治者治民,荣耀与惩罚并用,人民一有不当,立即遭受鞭挞,这样的人民怎么会有光荣感呢?
    ——转引自朱谦之《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
    材料三:克里尔在谈及孔子的哲学思想时认为:“孔子的真正思想常被历代中国封建帝王或思想家所歪曲,这些人是要利用孔子的名义以谋取个人的权利。"因此他很赞赏欧洲那些启蒙学者能够去掉中国历史上蒙在孔子身上的灰尘,把孔子的本来面目公诸于世。
    ——陈景磐《西方学者孟录、顾立雅(即克里尔)等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问题:
    (1)欧洲人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孔子的学说?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与卢梭对待儒家文化为何产生不同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举例证明材料三“封建帝王利用孔子谋取个人权利”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个女人的时代
    19世纪,中、英两个女人的沧桑时代,截然相反的治国之路。慈禧太后与维多利亚女王,一位是东方帝国的太后,一位是“日不落帝国”的女王,这两位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却在踏进十九世纪的门槛时遭逢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材料一: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继位,在位64年,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她从丈夫那里学到“阴谋、收买、强权、先下手为强、武力攻占”等谋略。1857年,一场设计巧妙的阴谋使英国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控股权;第二年,在大英帝国沿海殖民地的版图中又增加了印度——帝国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形成了“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在位期间,英国在经济、科学、文学、艺术都有很大的发展,史称“维多利亚时代”。
    材料二:慈禧太后EmpressDowagerCixi(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17岁被选秀入宫,27岁垂帘听政,执政四十八年。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老佛爷”。慈禧太后重用李鸿章等汉臣开办洋务运动,庚子后“新政”废科举、倡新式教育,禁止妇女缠足等。慈禧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动的格局,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等,治理国家的难度要远超历代的帝王。慈禧皇太后的选择,一直是以妇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
    材料三: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材料四:时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1861——1908年在职)打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这个硕大无比的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哈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哈欠,又朦胧地睡着了。”
    (1)你能从材料三中提取到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个女人时代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