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高三历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四川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下图是成都地区出土的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①展现了汉代高潮的雕塑艺术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
    ③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④增加了我们的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④③   
    D. ②④③
  •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入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 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
    [     ]

    A. 对西方文化力量已有警觉    
    B. 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   
    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D. 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

◎ 2012年高三历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四川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 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如图。这反映出
    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②  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
    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市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     ]

    A. 当时的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  吴虞在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 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安事变,而封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映出《时代》周刊
    [     ]
    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        
    B.希望示好日本,促成美日结盟
    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        
    D.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
  • 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     ]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 2012年高三历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四川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典范意义,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对“平等”原则的落实。这种落实的一个典型表现是 
    [     ]
    A.高度认同政党政治        
    B.不惜牺牲部分自由以保障平等
    C.定期召开三级会议        
    D.通过三权分立以确立制衡原则
  •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才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     ]
    A.认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 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国家,除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外,还包括下图中的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 公司来了,世界变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版权所有:
    (1) 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醋精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 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要科技创新。回答问题。
    材料三 表三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3)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到1899年,近7万项农机具发明和农业技术得到美国专利局认证,仅播种机就达到9156项。1862年颁布《莫里尔土地法》,政府拨地资财建立农学院。同年,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1887年通过《海契法案》,展开建立高效农业产业相关研究。各地纷纷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业协会、发展各种农业杂志,推广农业科技。1914年,国会批准《史密斯—利弗法》,从法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并将它们纳入联邦、州、显三级管理结构中。(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4) 根据材料四,评述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