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历史文科下学期期中考试的第一部分试题
  • 英国著名的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过:“(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这里的“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含义是
    [     ]
    A.欧洲大陆的争霸主角由法德变为英德     
    B.欧洲大陆的争霸主角由法俄变为德俄
    C.欧洲的英德矛盾成为世界争霸的主要矛盾 
    D.一战爆发战争范围从一洲扩展到三洲
  • 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 在一场灾难过后,几位学者对欧洲前途发出这样的感叹。学者甲说:“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欧洲之没落。”学者乙说:“欧洲已进入了艰困的时代。”学者丙说:“我们欧洲的命运只能这样。”从材料中推断,这些学者担忧的是
    [     ]
    A.宗教改革后,罗马教会学者对欧洲陷入信仰分裂感到忧心
    B.法国大革命期间,欧洲保守派对革命运动的传播深感不安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知识分子对欧洲文明的前途失去信心
    D.冷战期间,西欧学者对于亚洲新兴势力的崛起甚为疑虑
  • 《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     ]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 1981年10月,率先实现与以色列和解的埃及总统萨达特被伊斯兰圣战组织成员枪杀;1995年11月,对中东和平做出很大贡献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以色列右翼极端分子暗杀。两位政治家的遭遇主要说明
    [     ]
    A.中东和平进程破灭
    B.中东和平进程艰难曲折
    C.阿以矛盾不可调和
    D.犹太人抵制和平进程
  • 有人形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国际格局时说:“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否决权却归于无效。”下列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联合国成立之初曾经被美国控制和操纵
    B.一段时间内联合国没有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C.导致联合国在最初的十多年中无法采取维和行动
    D.中苏两国一度被排斥于五大常任理事国之外
  • 丘吉尔说:“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这一说法反映出来英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     ]
    A.民族自决      
    B.势力均衡      
    C.绥靖主义     
    D.严守中立
  • 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一位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美丽的建筑物(联合国总部),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第三世界的力量尚不能限制大国行动
    B.大国和小国按实力有具体的不同的分工
    C.第三世界拥有发言权,但霸权政治仍然存在
    D.小国对冷战无可奈何
  • 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联合国是当代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其会徽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联合国成立于的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B.会徽符号语言复杂,视觉形象逼真
    C.会徽重心处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
    D.世界地图有橄榄枝环相托,寓意世界和平
◎ 2011-2012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历史文科下学期期中考试的第二部分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 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②美国从越南撤军③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④中日邦交正常化
    [     ]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 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     ]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     ]
    A.消除了围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 下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 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能力 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若为下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
    [     ]
    A.克里米亚
    B.凡尔登
    C.列克星敦
    D.萨拉热窝
  • 若为右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
    [     ]
    A.克里米亚
    B.凡尔登
    C.列克星敦
    D.萨拉热窝
  • 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说:“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现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商船,在130只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4只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对上述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B.德国打算与英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C.赢得争夺的焦点是殖民地和贸易问题       
    D.德国力图与英国成为海上贸易伙伴
  • 《非战公约》的签订是一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但《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这是因为
    [     ]
    A.《非战公约》对列强根本毫无约束   
    B.列强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非战公约》没有规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 2011-2012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历史文科下学期期中考试的第三部分试题
  • 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克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的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重新武装的惟一办法。”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
    [     ]
    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B.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
    C.进入莱茵非军事区            
    D.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 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
    [     ]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苏联与英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       
    D.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人
  • 造成中东地区战争频繁、和平进程艰辛的因素有
    ①地理位置  ②民族、宗教矛盾  ③资源丰富  ④大国干预
    [     ]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关于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②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国不能影响安理会的重大活动④中国需要联合国,联合国也离不开中国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
    [     ]
    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C.“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D.“德国的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 美国在建立“东南亚条约组织”时,提出:“它对于侵略和武装进攻的意义的承认……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说明它建立该组织主要目的在于
    [     ]
    A.继续推行“冷战”政策    
    B.武装侵略东南亚国家
    C.遏制“共产主义”        
    D.支援东南亚国家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下图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     ]
    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
    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前台
    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D.“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起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  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与斯大林单独会见时讨论了远东对日作战问题,达成一项秘密协议。协议规定,欧战结束后二至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1.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些岛屿归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调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罗斯福慨然承诺了苏联的条件。
    请回答:
    (1)材料一所阐述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评述美、苏在二战中就对日作战问题上的立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日本投降后,美国针对日本的“大东亚圣战”说,提出了“太平洋战争史观”,以澄清民众对战争的“模糊观念”。“太平洋战争史观”的主要观点圈定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日本对外发动的侵略战争始于九一八事变,经七七事变到最后发动太平洋战争,对外战争是连续性的。②日本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在中国。③美国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最大贡献”。④以军部为中心的军国主义是侵略战争的主要责任者,天皇、宫中派(天皇身边的重臣)、财界、舆论界等属于“稳健派”,是军国主义的“对立势力”。⑤强调日本帝国主义者“隐瞒了事实”,“欺骗了民众”。
    请回答:
    (1)举例(至少2例)说明在“大东亚圣战”中,日本帝国主义者“隐瞒了事实”,“欺骗了民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依据材料概括美国的“太平洋战争史观”(不得照抄原文),并作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鲜和中国安全的威胁,进而纵横捭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利。日本对于三国干涉还辽,强迫它交出已到手的赃物,引为奇耻大辱,认定日、俄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迟早必出一战。1904年2月,日、俄双方相互宣战。
    ――摘编自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
    材料二 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其主要内容有: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绝对利益;俄国自中国东北搬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太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
    ――摘编自赵建民《日本通史》
    材料三 朝鲜半岛自分裂以来,民族饱尝对抗分裂之苦。“相约千年”的朝鲜和韩国首次首脑会晤,(2000年)6月15日在平壤落幕。双方在共商民族的和解与团结、交流与合作、和平与统一的大计上初结硕果,签署了《共同宣言》。北南首脑会晤的这一成果,利及北南、东北亚和亚太的和平与稳定。                                      
    ――摘编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前日本利用什么机会出兵朝鲜及甲午战争后日俄矛盾日趋尖锐以致引发战争的原因;并分别归纳这两次战争对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导致朝鲜半岛出现分裂的直接原因;归纳这次首脑会晤所取得的积极进展并指出其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伊朗漫画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反战标志出现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东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矛盾焦点。请根据当今世界时代主流设计一条“反战”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