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人民版云南省高三历史单元测试48的第一部分试题
  • 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的是
    [     ]
    A、铁农具的使用
    B、牛耕的运用
    C、水利的兴修
    D、曲辕犁的发明
  • 我国古代的“私学”兴起于
    [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 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
    [     ]
    A、建立地主阶级政权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
  • 《诗经·大田》诗的大意是:“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旱的甘霖啊!多多洒上我的私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当时在井田之外出现了私田
    B、奴隶主贵族十分关心私田的收成
    C、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开始动摇
    D、封建土地私有制完全确立
  • 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是
    [     ]
    A、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兵家学说
  • 下列赋税制度体现了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的是
    [     ]
    A、初税亩
    B、租庸调制
    C、地丁银
    D、一条鞭法
  • 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中,既是诸侯国无私都城又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的是
    ①邯郸②宛③陶④临淄
    [     ]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 在战国的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 的思想家是
    [     ]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 下图所反映的现象,其历史作用是
    [     ]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B.使秦国成为七国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C.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    
    D.铁器从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 2012届人民版云南省高三历史单元测试48的第二部分试题
  • 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
    [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县制
  • 在战国时期的变法中,率先制定《法经》,加强法治的是
    [     ]
    A、商鞅变法
    B、吴起变法
    C、管仲改革
    D、李悝变法
  • 下列表述最能揭示商鞅变法中“为田开阡陌封疆”的本质是
    [     ]
    A、铁器的使用,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B、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迫切需要扩大耕地面积
    C、为提高生产效率,秦国以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取代以往的个体劳动
    D、反映了秦国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
  •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     ]
    A、废井田,开阡陌     
    B、实行县制
    C、奖励耕战,废除贵族特权
    D、限制工商业者活动
  •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     ]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臣
  • 在商鞅变法推行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
    [     ]
    A、贵族保守势力
    B、大地主保守势力
    C、中小地主保守势力
    D、农民阶级
  • 史家认为,管仲在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因为它的实质是
    [     ]
    A、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
    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提高了平民的地位
  • 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
    [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
    D、禁止弃农经商
  • 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不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D、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 2012届人民版云南省高三历史单元测试48的第三部分试题
  •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     ]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等爵制,使得
    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②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③中央集权建立起来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进爵的机会
    [     ]
    A、①②
    B、③④
    C、③
    D、④
  • 《左传》记载,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土地可以买卖
    B、土地禁止买卖
    C、土地私有出现
    D、农业水平提高
  •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是
    ①重农抑商 ②“燔诗书而明法令”③奖励军功  ④废除井田制 ⑤实行连坐法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
  • 春秋与战国时期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     ]
    A、改革的内容
    B、改革的方式
    C、改革的性质
    D、改革的结果
  • 下列对商鞅变法所造成的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确立了私有土地的法律地位
    B、建立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
    C、促进了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
    D、建立了取代分封制的行政区划
  • 商鞅变法的措施激化阶级矛盾的是
    ①连坐法的推行 ②轻罪重罚  ③户赋、劳役沉重 ④重农抑商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春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
    材料二:“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
    材料三: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请回答:
    (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商鞅变法的措施和结果。(要求:表述应当成文,不得超过1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有关春秋战国时期交战的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春秋各国间发生了多少次战争?共有多少小国被兼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周天子无法控制这个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春秋时期发生的兼并战争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商鞅铜方升》、《奖励耕织(砖画)》、《商鞅戟》


    奖励耕织砖画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哪些商映变法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评论商鞅变法主要着眼于什么?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评价商鞅变法的主要着眼点应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