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岳麓版山东省金乡二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     ]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 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主张,结果不断碰壁,主要原因是
    [     ]
    A.“仁”和“礼”的思想自相矛盾,不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B.维护周礼的政治理想不符合新兴阶级的需要
    C.孔子的思想脱离社会现实,无法替君主解决实际问题  
    D.兴办私学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钱穆在《孔子传》中说:“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能作为钱穆这段话的依据应是孔子
    [     ]
    A.编定“六经”  
    B.创立儒家学说  
    C.提倡“仁”的思想  
    D.开创私学
  • 下列孔子的思想中能够体现“仁”的是
    仁者爱人”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为政以德”  ④节用而爱人”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     ]
    A.规定皇位世袭                      
    B.建立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                        
    D.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 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②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 新政的推行,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主要原因是
    [     ]
    A.维新志士要推翻君主制
    B.新政法令要推翻清政府统治
    C.新政法令损害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D.新政反映了人民的反帝要求
  • 表面支持和保护光绪帝,背地却出卖维新派的历史罪人是
    [     ]
    A.袁世凯    
    B.奕诉
    C.陈宝箴    
    D.翁同龢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的三对主要矛盾是
    ①法德矛盾②法意矛盾③英德矛盾④俄奥矛盾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011-2012学年岳麓版山东省金乡二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在我们之前900 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里所说的中国“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指的是
    [     ]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      
  • 读下表,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
    A.面临内忧外患,大力筹措军费        
    B.国家扶持商业,贸易总额上升
    C.社会安定繁荣,国库储备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贸易顾差扩大
  • 康熙帝一直被誉为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但有学者提出应当重新评价他,认为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下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该学者评价思路相类似的是
    [     ]
    A.秦王嬴政顺应潮流实现统一            
    B.唐太宗奠定大唐盛世
    C.明太祖废除丞相高度集权              
    D.康熙帝捍卫了国家主权
  • 在治国思想上,孔子的“礼”和柏拉图的“正义”相同内涵是
    [     ]
    A.不同等级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B.让具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治理国家
    C.具有智慧的人出任统治者              
    D.恢复古代的等级秩序
  •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是
    [     ]
    A.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B.“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C.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的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伏尔泰认为的“新的精神的世界”是指    
    ①孔子也是启蒙思想家
    ②孔子的主张对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政治理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③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主张与他所鼓吹的开明专制思想有很大的一致性
    ④儒家思想是欧洲启蒙思想的源泉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 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时期日本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停滞不前
    ②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些商业城市繁荣起来
    ④出现富甲日本的大商人
    ⑤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 中下级武士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反对现存秩序,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
    A.树立天皇的权威
    B.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
    C.列强入侵加剧了民族危机
    D.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退让
  • 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厌也。”材料中所主张的是
    [     ]
    A.加强君主专制              
    B.实行相互监督
    C.实行君主立宪               
    D.倡导民主共和
◎ 2011-2012学年岳麓版山东省金乡二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但它给后来的奋斗者提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
    [     ]
    A.可以走日本明治维新之路|
    B.可以走俄国农奴制改革之路
    C.丢掉改良幻想,运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
    D.可以走法、美革命之路
  • 《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
    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 北宋时期,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1804 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既未授予联邦,亦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利,该归各州各自保留”,也就是说宪法单独列举中央的权力而未经列举的权利一概归各州。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的这些措施实际上都是为了
    [     ]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B.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C.给予地方一定自治权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势力
  • 右图为发表在2004 年3 月5 日的《讽刺与幽默》的一幅漫画《战车装配中》,它主要反映了日本  
    [     ]
    A.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极右势力否认侵略罪行
    C.社会暴力激烈        
    D.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 下列名词承载着惨酷的历史意蕴,是法西斯势力所犯下的反人类罪的黑色象征  
    ① “奥斯威辛集中营”② “南京大屠杀”  
    ③ “731 细菌部队”④“格尔尼卡大屠杀”  
    其中属于 “日本制造”的有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 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 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     ]
    A.苏联实力最强    
    B.罗斯福野心最大
    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D.三国争霸意图显现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启示主要有:
    ①法西斯是世界和平的死敌  
    ②绥靖政策姑息养奸,害人害己  
    ③局部战争有可能演变为世界大战  
    ④和平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维护  
    ⑤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文明必将打败野蛮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天然是个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注定比其他一切动物要过更多的合群生活。物质世界存在着天道的某种秩序,在这种秩序之下,所有的物体都受到第一物体即天体的控制。 蜜蜂有一个王,而整个宇宙有一个上帝。 世俗权力之服从宗教权力,犹肉体之服从灵魂。所以,如果一位主教就世俗权力受其支配的那些事情对事物发生兴趣,或者对世俗权力交其处理的问题发生兴趣,那并不算是越权。 根据既为祭司又为国王的基督启示,教皇的权力在世俗问题和宗教问题上都是至高无上的。
    ——《阿奎那政治著作》
    材料二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证。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利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政府论》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的自由,要保障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记》
    (1)根据材料一,归纳出阿奎那的思想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纳材料二中洛克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除立法权外,作者认为的国家权力主要还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纳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败绩,证明了自强运动有不足之处。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意识到这场运动的局限性,认为必须扩大现代化的纲领,把政治改革也包括进去。自信的思想家康有为和他著名的弟子梁启超,鼓动皇帝遵循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方式,实行维新变法。然而,即使在后期阶段,维新分子也并不倡导完全西化,而只是鼓吹建立一种融中西诸因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康有为改革方案的结果,是1898 年的“百日雏新”,但却突然地以失败而告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                                    
    ——陈恭禄《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如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材料一中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建立的?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归纳梁启超认为国家落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 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 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 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
    (1 )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 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870  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  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