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文综历史部分)的第一部分试题
  • 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我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     ]
    A. 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 颁布“推恩令”
    C. 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 颁布“附益之法”
  • 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严重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沁散,实是我国历史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否定和违背了
    ①民族融合的作用  ②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人民群众的向心作用  ④科技的进步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
    A. 逐渐宗教化
    B. 逐渐贵族化
    C. 逐渐神秘化
    D. 逐渐平民化
  •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出现了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意识形态层面的转变,这反映出
    ①封建统治者进行制度变革,以挽救民族危亡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日益成熟
    ③中国人民日益觉醒 ④中国资本主义日益发展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2012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文综历史部分)的第二部分试题
  • 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促成了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井冈山是中国旅游胜地。“井冈山,两件红,历史红,山林好”,其英雄业绩与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构成得天独厚的特色风光。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
    A. 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B.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 最终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标志着中共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 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     ]
    A. 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 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 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 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 15世纪以后,文艺复兴向西欧诸国扩展,西欧诸国文艺复兴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     ]
    A. 建筑艺术
    B. 文学创作
    C. 绘画艺术
    D. 雕刻艺术
◎ 2012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文综历史部分)的第三部分试题
  •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 机械特色不同         
    B. 构成材料不同
    C. 交通工具不同         
    D. 能源动力不同
  • 二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通过了许多决议,其中基本落空的是
    [     ]
    A.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 根除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C. 战后建立联合国         
    D. 战后合作宣言
  • 20世纪后期,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概念转化为行动的国际文件是 
    [     ]
    A. 《联合国宪章》         
    B. 《阿拉木图宣言》
    C. 《里约热内卢宣言》         
    D.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刺激消费需求 ④抑制物价上涨
    [     ]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生活幸福是古今中外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应是各国政府的施政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乐者也。 
    ——荀子
    材料二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国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1)以上材料中两种幸福观有何不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以下为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表。到斯大林逝世时,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2)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阅读下列图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文本

    可以自由选购的农贸市场

    免费义务教育
    材料五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说,到今年1月26日止,第二批扩大新农保试点地区全部启动参保和养老金发放工作,全国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新农保试点县和4个直辖市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1.25亿人,其中3428万经确认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人按月领取养老金。       
    ——《京华时报》2011年1月
    (3) 依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为实现民生幸福做出了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实现民生幸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三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四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