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广东省三校高二历史下学期联考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由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可以得出的正确判断是当时
    [     ]
    A.国家管理制度非常落后              
    B.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矛盾
    C.统治者利用血缘关系管理国家        
    D.国家政权由严密趋向松散
  •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
    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
  • 春秋战国大变革时代,属于政治体制剧烈变化的是     
    ①从世卿制到任官制②从内外服制到分封制③从井田制到私田制④从封国制到郡县制     
    [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④
  •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 》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     ]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唐朝
  • 下表四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方法,请依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乙丁丙甲
  • 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     
    [     ]
    A.实行了科 举制度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三省六部制约皇权
  • 贞观年间,日本的遣唐使、僧侣通过学习唐朝文化,推动了“大化改新”的进行,大大促进日本社会的封建化过程。当时日本人学习到的唐朝制度中不包括:     
    [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内阁制          
    D.均田制
  • 元朝打破了自魏晋以来三省分掌全国政务的惯例,实行“国之政本”的中书省一省制。对其作用表述有 误的是
    [     ]
    A.有效避免“政 出多门,不相统一”
    B.有利于克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争权等弊端
    C.有效避免宰相专权,架空君主
    D.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 下列关于内阁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明太祖时期,殿阁大学士通过票拟参决政事
    B. 随着内阁地位提高,六部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C. 皇帝以批红的方式采纳或否决大学士的票拟
    D. 清朝初年,内阁被议政王大臣会议所取代
  • 王昶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充军机章京,在其所作的《军机处题名记》一文中记载,军机处日常的职责除了“恭拟上谕”外,如果“内外臣工所奏有旨敕议者”,则交军机处“各审,其可否以闻”,及“内外臣工所奏要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由此可见军机处 
    [     ]
    A.有着很高的办事效率              
    B.实际行使了宰相的 权力     
    C.只是协助皇帝处理奏折            
    D.已成为最高的决策机构
  • 在雅典法律演进进程中有如下记录:公元前621年雅典的《德拉古法典》出现了抽签选举等相关条款;梭伦将改革条文刻在16块白色旋转的木板上,公布于市场;“陶片放逐法”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僭主政治的复辟。对上述雅典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雅典成文法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   
    B.以法律形式体现民主精神与原则   
    C.梭伦借鉴《十二铜表法》立法经验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 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这一规定从本质上表明《十二铜表法》
    [     ]
    A.是以往罗马习惯法 内容的汇编
    B.保护物品所有者的私有财产权
    C.限制贵族特权,维护平民利益
    D.深受西塞罗自然法思想的影响
  • 下列对有关古罗马万民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在不断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B.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C.沿袭原有公民法体系    
    D.侧 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 历史学家巴里`科沃德认为:“(《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案并没有做出详细规定 ,更何况国王依然拥有随意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国王还拥有制定内外政策的权力,拥有任免各部大臣及官吏的权力。”据其描述,当时英国   
       [     ]
    A.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B.削弱了议会立法权
    C.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行政权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2011-2012学年广东省三校高二历史下学期联考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      ]
    A.君主立宪制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责任内阁制                    
    D.1832年议会改革  
  • 1789年,法国通过了《人权宣言》,有历史学家这样解释“宣言”二字:“有意模仿国王诏书中的神圣程式”,通过“诉诸普遍原则,诉诸神授,而赋予人民主权以以往君主行为才有的神圣色彩”。这一解释表明《人权宣言》的颁布
    [     ]
    A.从君权神授走向了民权神授     
    B.彻底否定绝对的君主制
    C.按卢梭的理想实行直接民主      
    D.推动革命迅速走向高潮
  •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     ]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 在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过程中,各种政体纷纷在法国出现,法国成为各种政治制度的试验田。法国19世纪初期的政治演变的状况是     
    [     ]
    A.从共和制到君主制    
    B.从君主立宪制到共和制度     
    C.从君主制到共和制    
    D.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制
  •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埠通商 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吕思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文化上的落后。”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①创立拜上帝教②奉行平均主义③重建等级礼制④提倡效法西方
    [     ]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孙中山说:“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发生在20世纪初的“那次血战”指的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 下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 
    [     ]
    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近代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C.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
    D.近代中国呈现国富民穷的格局
  • 唐德刚认为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宣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文中的“分水岭”是指     
    [     ]
    A.由“帝制”转入“民治”     
    B.由“器物”转入“制度”     
    C.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     
    D.由“近代史”转入“现代史”
  • 毛泽东认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评价突出的是其   
    [     ]
    A.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B.在思想启蒙方面的价值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 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     ]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 19世纪中期在欧洲兴起了一股进步的社会潮流。该潮流的一份重要纲领于1905年被译成中文发表在《民报》上。与原文相比,译文更赋诗意,少了些激烈的语气。文中最后有“噫来,各地之平民,其安可以不奋也”之句。此句原意最有可能是 
    [     ]
    A.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B.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C.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表述属于二者共同点的是
    [     ]
    A.建立新型最高权力机关    
    B.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理论
    C.政府内部实行三权分立    
    D.为本国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 “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材料反映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     
    [     ]
    A.是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              
    D.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 2011-2012学年广东省三校高二历史下学期联考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2012年2月20日在会见友好城市南京市代表团时,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下列反驳河村的史料最直接的是        
    [     ]
    A.《东京日日新闻》(1937.12.13)
             
    B.侵华日军七三一部 
                  
    C.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D.电影《南京!南京!》
  • 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基于这一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的行动是   
    [     ]
    A.号召召开政协会议成立联合政府    
    B.与国民党政府签署“双十协定”    
    C.与国民党代表举行北平和平谈判    
    D.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反攻作战
  • 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 据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和城市已进行了6次以上的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85%的农村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保障民主监督的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普遍展开。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B.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的建设     
    C.体现了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          
    D.创造性地发展了村民选举制度
  • “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连”,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
    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                
    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
  • 1981 年9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     ]
    A.首次宣布用和平方式完成统一大业
    B.蕴涵了“一国两制”的精髓
    C.直接推动了海峡两岸“三通”的达成
    D.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 下图是外交部最近公布的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份原始外交档案。它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代表证。这次国际会议 
    [     ]
    A.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B.加强了 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C.结束了中美之间的长期对抗 
    D.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我国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1979年以来的外交成就时,用了3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这里的“政策大调整”主要指     
    ①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的新战略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③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调整④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 美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 1961年,路透 社在评论刚刚成立的某一国际组织时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     ]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 下图分别是1988年和l990年美国《时代》周刊两期的封面,反映了当时美苏两国的关系。下列相关评论,恰当的是   
    [     ]
    A.“冲突加剧了”                
    B.“盟国 时代来临了”
    C.“冷战该结束了”              
    D.“美国人输了”
  • 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     ]
    A.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B.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C.政治地位影响经济地位              
    D.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二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 三   2004年2月24日《香港商报》发表社评“……香港回归祖国6年多以来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正是确保本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繁荣稳定的根本性制度保障。”
    —— 新华网  
    材料四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我们国家大、人口多,情况复杂,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赋予 地方必要权力,让地方有更 多的因地制宜的灵活性,发挥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整个经济的生机和活力。”  
    ——唯实《中国共产党关于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和实践》
    (1)据材料一分析汉初分封王侯的原因。其结果如何?为解决这个问题,西汉统治者在政治、思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四,归纳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当今社会形势,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近代以来,中国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即狭义的“世界观”)也在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
    ——摘自《清实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的“世界观”并结合具体史实,说明这一世界观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的改变了对西方的认知: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2)对比材料一,材料二中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 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过去60年,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沿着一条螺旋轨迹不断向前迈进,由相对简单逐渐走向相对成熟。具体而言,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
    ——江涌《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60年剧变》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第三阶段中国政府对外部世界的作法有什么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阶段中国政府在“和谐世界”理念的指导下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以来中国 “世界观”的变化轨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宪法来源于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文明中自然法的观念,……思想源 泉无疑是英国思想家洛克的政治理论,他借用自然法的观念提出了天赋人权和有限政府的理论。……是在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虽然美国宪法产生于独立战争胜利之后,但早期的欧洲大陆启蒙思想 和英国普通法的传统却都对他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引自曹华、胡风云《浅说1787年美国宪法的诞生》
    (1)据材料一,归纳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接受了哪些重要思想和理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 787年宪法创新的民主制度是怎样突破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有人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的美国共和政体仿制品缺乏有效实施的社会基础”。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在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经大张旗鼓地介绍和宣传美国的民主理念和民主精神。《新华日报》这方面的文章很多。每年的7月4日美国的国庆日和每逢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的诞生日,《新华日报》都要发表文章纪念。 1944年7月4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美国国庆日——自由民主的伟大斗争节日》。指出:“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孙中山的事业已经有了它的继承者,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的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过了的工作……”1945年4月13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纪念杰斐逊先生》,指出: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和倡导的《权利法案》,早已“成为整个民主世界的基本观念了。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张旗鼓地介绍和宣传美国的民主理念和民主精神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并“不是抽象地复制美国民主模式”,而是建立其“特殊的民主”。建立 “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通过哪些具体内容来体现的?“不是抽象地复制美国民主模式”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