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新人教版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古代中国农业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
    [     ]
    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铁犁牛耕  
    D.机械化耕种
  • 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有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主要途径是
    [     ]
    A.将公田化为私田   
    B.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
    C.土地兼并          
    D.吞并井田制下农民的土地
  • 下列有关“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中,不正确的是
    [     ]
    A.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再生产
    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C.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
  • 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这主要是因为
    [     ]
    A.小农经济下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B.小农经济阻碍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C.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且占据主导地位
    D.小农经济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 为唐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打下基础的是哪一时期的江南开发?  
    [     ]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战国时期
  • 在古代地区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
    [     ]
    A.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外国商品
  • 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成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
    [     ]
    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    
    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
    C.民营制瓷业的形成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形成
  • 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进入繁荣时期是在
    [     ]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下列制瓷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白瓷 ②青瓷   ③彩瓷       ④珐琅彩  
    [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 下列各项中与城市经济繁荣无关的一项是 
    [     ]
    A.交子    
    B.榷场      
    C.瓦肆    
    D.夜市
  • 宋代诗人刘迎在诗中写道:迄今井邑幼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
    A.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激烈
    B.宋朝海外贸易发达
    C.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频繁
    D.商业税收成为宋朝国库财富的重要来源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草市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
    ②汉朝和唐朝前期对手工业实行官营
    ③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夜市和早市,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④明朝中后期,江南棉织业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
    [     ]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B.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关系
    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②延续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有史书记载:明朝时期,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长期如吾土,则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顷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当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大量棉花纺织品投入市场
    C.有的城市发展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D.商品经济渗透浙江农村
  • 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明清政府的做法
    [     ]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
  •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鸦片战争前,中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使自然经济解体
    D.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自强”口号的本质目的是
    [     ]
    A.壮大地方实力派的势力        
    B.挽救清王朝的统治
    C.壮大汉族地主的统治          
    D.挽救中华民国统治的危机
  • 下列企业中,不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的是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福州船政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继昌隆缫丝厂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以下各项中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北洋水师          
    D.创办京师同文馆
  • 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C.沿海地区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企业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思想比较开放
  • 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民族企业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     ]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 我们认为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依据主要是
    [     ]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B.洋务运动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洋务运动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主要原因是
    [     ]
    A.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B.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缓和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D.缓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借以抵制中国革命
◎ 2011-2012学年新人教版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张謇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猛。其特点主要是
    [     ]
    A.面粉、棉纺、化工等行业发展迅猛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 下列哪些因素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①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与膨胀         ②日本全面侵华
    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如果我们把树苗比喻成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那么在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之中的“夏天”,树苗所呈现的状态应当是中国近代史上的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毁灭性打击应当是在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下列有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经历了近90年的发展史
    B.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基础
    C.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阻挠和限制
    D.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对其发展有双重作用
  • 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是
    [     ]
    A.土地改革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 1956年以后,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最终
    [     ]
    A.没收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B.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C.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D.上缴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 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
    A.召开八大,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国民经济实行、巩固、充实、提高
  • 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1975年,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     ]
    A.周恩来着手恢复和调整国民经济      
    B.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
    C.极“左”思想遭到彻底批判极
    D.“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 1978年,在中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之所以说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因为它
    [     ]
    A.系统地批判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
    B.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C.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D.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根本上看这是
    [     ]
    A.由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决定的    
    B.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由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D.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
    A.民主集中制                
    B.改革开放    
    C.实事求是                  
    D.团结一致向前看
  • 下列有关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这个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②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
    ③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向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转变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其措施之一是废除人民公社体制。那么,人民公社体制在中国先后存在  
    [     ]
    A.10多年  
    B.20多年    
    C.30多年  
    D.40多年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
    [     ]
    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
  • 1978年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强调在管理上的宏观调控
    C.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方式  
    D.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不包括
    [     ]
    A.集体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中外合资企业
  • 《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     ]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当今,被海内外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地方是
    [     ]
    A.海南岛    
    B.深圳  
    C.大连  
    D.上海浦东
◎ 2011-2012学年新人教版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20世纪末,中国政府积极实施对外开放。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走出去”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    
    B.其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提出的  
    D.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 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党的会议是  
    [     ]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四届三中全会  
    D.十六大
  • 下列古代农具中,动力和功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曲辕犁  
    B.耧车  
    C.耒耜    
    D.筒车
  •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履亩而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二者产生的相同社会影响是
    [     ]
    A.加剧了公田私田之间对劳动力的争夺
    B.确保了农民对他们所耕土地的所有权
    C.不同程度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D.确立了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
  • 《墨子》中有这样的记述:“今也,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耕种禾谷,栽植蔬果),多聚菽粟”。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民生产更多的农副产品,以求发家致富;
    B.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生活使农民劳动积极性提高
    C.诸侯间争霸战争不断,百姓生存压力巨大
    D.市场的需求推动了对土地利用的最大化
  • 中国古代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只追求“仓廪实,衣食足”,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这种状态
    [     ]
    A.表明只有精耕细作才能发财致富
    B.是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C.隔断了农业生产与市场间的联系
    D.是由农民日出而作的生活方式决定的
  • 李鸿章在《直境开办矿务折》中写道:“查初定章程,拟招商股银八十万两,开采煤铁,并建生熟铁炉机厂,就近熔化。”下列各项中,与上述“拟”建企业性质相同的是
    [     ]
    A.天津机器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福州船政局
  • 据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一书统计,1931年后中国的丝织业由1928年23534部丝车减为1935年的7686部,上海的卷烟厂由1928年的94家减为1935年的44家,全国的火柴厂由1928年的180余家减为1932年的69家,江苏的面粉厂由1921年的44家减为1931年的28家。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官僚资本的恶性膨胀    
    B.帝国主义国家转嫁经济危机
    C.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定  
    D.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
    A.只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能促进农业的社会化
    B.农业的社会化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条件
    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
    D.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先完成农业集体化
  • 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②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泪流满面③争胜说:“现在已经发展到信息社会,你和我妈没有电话怎么能行呢”   ④菊兰偷偷地跟上一些妇女去掐喂牲口的苜蓿……后来掐不到苜蓿,便偷偷地到地里掐些小麦叶子,回来用麸子拌成菜疙瘩   按相关历史事件、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
    [     ]
    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 1992年1、2月份,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广州等地,发表重要讲话,当时各大报纸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下面四组文章中,出自这一时期的是
    [     ]
    A.《扭住中心不放》《要搞快一点》《要敢闯》
    B.《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标准只有一个》
    C.《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D.《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据张玉法《中国现代史》统计,近代某一时期,中央政府主持开办了许多工业企业,主要类型和数量有:兵工厂42家,纺织厂7家,铸钱厂5家,造船厂2家,火柴厂2家,绸织厂2家。这里说的“近代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
    A.1862—1910      
    B.1910—1919    
    C.1919—1927    
    D.1927—1936  
  • 战国时期,水利事业已经得到较大发展, 其中            工程和          工程堪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 元代棉纺织家          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极大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           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           是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 中国                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了                        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
  • 1956年底,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 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       工作中的,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         、巩固、        、提高。
  • 近代实业家张弼士曾在山东      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该地定为沿海开放城市,同时开放的还有该省的       。同年,中共              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就此全面展开。
  •                               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中共        和1997年召开的中共        分别将毛泽东思想和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造纸企业之一……是嘉兴市区最早的机器工业。但是,日商凭借免税权利压价倾销,黄纸板价格暴跌。禾丰厂大量积压,到1927年底,负债达60万元,不得已宣告破产停业。
    材料二 1937年11月,民丰造纸厂被日本侵华部队占领,而后又被日本。抗战胜利后,民丰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过来,但一直奄奄一息。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
    材料三  1948年3月,褚辅成在遗嘱中说道:,志存报国,50年来,无敢间息,所憾国家多故,外患迭乘……非真正民主,实施宪法,无以救国。所期爱国之士,至诚团结,共图国事,永奠邦基。”
    ——2001年6月21日《浙江日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禾丰造纸厂和民丰造纸厂陷于困境的相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民丰造纸厂账面资金膨胀,但企业却濒于破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经营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对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命运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建国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表明了1956 年各经济成分较1952 年的变化
    材料二    下表为1952 年、1957 年和1965 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的对比
     材料三   下表为1992 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
    (1 )分析材料一,说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材料三的成就是通过什么实现的?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