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人教新课标版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 如果你访问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招待你的场所是

    A

    B

    C

    D
    [     ]
    A.A
    B.B
    C.C
    D.D
  • 小明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_____制代替_____制,_____天下变成______天下”。你知道残缺部分是什么吗
    [     ]
    A.禅让制、选举制、家、公
    B.世袭制、禅让制、公、家
    C.禅让制、世袭制、公、家
    D.选举制、禅让制、共、家
  •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兵马俑

    B. 司母戊鼎

    C. 竹木简

    D. 青花瓷
    [     ]
    A.A
    B.B
    C.C
    D.D
  • 我国许多古代遗址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你指出成功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     ]
    A.故宫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都江堰          
    D.北京人遗址
  • 文字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的文字是下列哪幅图片中的文字

    A

    B

    C

    D
    [     ]
    A.A
    B.B
    C.C
    D.D
  • 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不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 司马迁著的《史记》,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不可能查到的历史史实有
    [     ]
    A.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B.武王伐纣  
    C.陈胜吴广起义    
    D.北京人已经使用火
  • 从汉代开始,我国的文化出现了中外交汇的特点,下列历史文物中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的是

    A

    B

    C

    D
    [     ]
    A.A
    B.B
    C.C
    D.D
  • 当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屋社会的时尚。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
    [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 2011-2012学年人教新课标版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物产中,有些是从西域传到中国的,它们是

    ①葡萄

    ②石榴

    ③苜蓿

    ④核桃

    ⑤水稻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 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情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①书桌上有一卷竹简②墙上挂有《魏国疆域图》
    ③桌上有《孙子兵法》一书④书柜中摆放着印制的书籍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
    [     ]
    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
    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
  •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
    [     ]
    A.A
    B.B
    C.C
    D.D
  • 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
    C.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 “(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     ]
    A.秦朝        
    B.西汉            
    C.东晋南朝       
    D.宋朝
  • 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北魏文官俑

    汉人胡食图
    [     ]
    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 小赵从历史辨析栏目中下载了四句话,哪一句与历史事实相符
    [     ]
    A.春秋时,有人在野外用牛牵引铁犁开垦荒地
    B.秦朝时,有人在纸上书写一种小篆字体
    C.西汉时,有人用《九章算术》教授数学
    D.魏晋时,有人按照《齐民要术》记载的方法去研究水文地理
  • 以“马”字为例,能反映我国书法演变顺序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②①④③
  • 小明要了解我国古代河流的走向,以及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应查找

    A

    B

    C

    D
    [     ]
    A.A
    B.B
    C.C
    D.D
◎ 2011-2012学年人教新课标版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中华文明五千年,许多重要人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传说中的              是华夏民族的开创者,后人尊奉他为“人文初祖”。
    (2)著名书法家               的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匈奴杰出首领              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结束了草原混战的局面。
    (4)东汉发明家              发明的地动仪被世界公认为最早的测量地震的仪器。
  • 依据提示列举我国古代四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1)项羽击败秦军主力的关键战役:              
    (2)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场地理位置位于最南面的是:              
    (3)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关键性战役是:              
    (4)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场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的是:              
  • 西汉时期出现的播种工具水排是世界上最早的播种工具,是现代条播机的前身。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南朝的数学家贾思勰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及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东汉华佗看病时使用的麻醉药剂是麻沸散,他创制的医疗体操是望闻问切。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加强中央集权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朝政治体制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所示信息,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秦建立这一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哪一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2)材料二中的“上”指的是       _______,他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                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三:“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3)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接受了学者            提出的“罢黜百家,            ”建议。这项建议被采纳后,            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材料四:明代思想家李贽说秦始皇是”;也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班固说汉武帝”,司马光说汉武帝,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
    (4)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正确地评价古代封建帝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中外的友好往来,并把和平共处作为重要的原则之一。某同学准备策划一次这样的主题活动,设计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他完成。
    材料一: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巩固边疆采取了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西汉疆域图
    (2)图中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3)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开通的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被称“            ”。它是以图中①           为起点的。              两次出使西域,为开辟这条重要通道作出了重要贡献。②处为我国汉朝时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            ,汉元帝时期的             为汉族和该少数民族的友好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4)从上述三则材料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有几种?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根据课本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三国鼎
    立形势图》

    图二 《三国、两晋、南
    北朝民族流动图》
    (1)图一反映的时代特点是什么?标志着该局面最终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二中,用箭头画出民族流动的趋向?这一时期民族迁移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一中,夷洲是今天的            ;建业是今天的            。从三国到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请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君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1)据材料一指出“商君”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法的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哪一项?遭到贵族强烈反对的是哪一项?
    材料二:皇帝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2)据材料二指出这位皇帝是谁?并指出他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3)据材料三概括他采取了哪两项改革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指出以上两次改革(变法)的历史作用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样,成绩的提高离不开改革与创新,作为七年级学生,为了更快的提高历史学习成绩,请提出几点好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