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的人类是
    [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 下列关于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都使用过磨制石器
    B.都种植农作物
    C.都过着定居生活
    D.都出现原始文字的雏形
  • 下列人物与“禅让制”有关的是
    ①尧②舜③禹④黄帝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
    A.巩固统治
    B.抵御外族入侵
    C.促进经济的发展
    D.维护地主利益
  • 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召集诸侯会盟
  • 对春秋战国争霸战争的影响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是奴隶主阶级进行的混战
    B.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C.客观上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D.促进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 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     ]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使用
    C.封建制的确立
    D.水利工程的修建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开始的。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 战国时期,形成了许多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宣传自己的主张,涌现出一批具有开创性的思想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A.乱世出英雄
    B.都想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C.这些人出身卑贱,想借此出人头地
    D.各国竞相变法,社会急剧变化
◎ 2012年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的思想家是
    [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孟子
  • 下列战役中决定了秦王朝的成与败的两次战役是
    ①城濮之战②长平之战③巨鹿之战④垓下之战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秦始皇堪称“千古一帝”,他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     ]
    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B.统一全国车辆两轮间的距离
    C.修建了雄伟的万里长城
    D.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秦始皇为反击匈奴而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派蒙恬收复河套地区②移民垦田戍边③修筑长城④兴修灵渠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秦汉时期,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
    A.冒顿单于
    B.呼韩邪单于
    C.卫青
    D.霍去病
  • 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     ]
    A.宣告了反击匈奴的胜利
    B.张骞完成出使西域的任务
    C.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开通
    D.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下列几位我国古代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贡献最大的是
    [     ]
    A.张衡
    B.张仲景
    C.蔡伦
    D.华佗
  •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志》
  • 下列关于三国时期各国经济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魏国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
    B.蜀国的丝织业发达,蜀锦行销三国
    C.吴国的造船业发达
    D.三国都大力开发江南地区
◎ 2012年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三国时期,吴国的船队曾经到达夷洲,这里的“夷洲”是指今天的
    [     ]
    A.香港
    B.台湾
    C.澳门
    D.菲律宾
  • 下列图片共同反映出当时的历史状况是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穿汉服的少数民族贵族
    [     ]
    A.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B.社会经济发展
    C.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D.文化的繁荣
  •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张仲景
  •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背景下进行的
    B.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C.改革有利于鲜卑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D.改革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奠定了基础
  • 历史兴趣小组总结历史课本七年级上册各历史朝代的特征,其中应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特征为
    [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
  • 下列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包括
    ①巨鹿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选择你所知道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对儒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三个人物做一简单介绍。(要点应包括:人物、时期、他对儒学的影响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淮书》
    材料二:(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史记孝文本纪》
    材料三:(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
    材料四:(汉武帝)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淮书》
    请回答:
    (1)西汉初年,国家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重视什么?因此汉初出现了什么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武帝时期,国家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什么局面?简要分析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请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外交或经济等方面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
    材料二:《宋书》这样描述江南: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这种状况类似于你学习过的我国哪一个历史时期的生产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的情况和材料一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简要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南地区的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江南变化的原因中,你认为对我们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伟大的改革。请结合材料回答: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依据材料一,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观点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思想学派的观点相同?依据所学知识,商鞅变法的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变法实施后,秦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生前把皇族的姓氏由拓跋改为元;他要求鲜卑官员“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的皇帝死后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简要分析一下这场改革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