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人教新课标版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茅元仪在《武备志》里对孙子的评价是“前孙子(孙武)者,孙子(后人)不能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为什么会有这高的评价呢
    [     ]
    A.孙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提出因材施教的方针
    B.孙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提出法制的思想受到后人的尊敬
    C.孙子是兵家的代表,著有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而受到尊重
  •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他主张“举贤授能,彰明法度,连齐抗秦”,因受到迫害而流落他乡,流落期间即感到无力挽救楚国的命运,又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而跳进汨罗江,同时他也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中最有名的是楚辞体的
    [     ]
    A.《硕鼠》      
    B.《离骚》    
    C.《春秋》   
    D.《论语》
  •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世袭制是从______开始的
    [     ]
    A.禹          
    B.启              
    C.尧          
    D.汤
  • 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是
    [     ]
    A.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英雄  
    B.因为炎、黄两个部落走向了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C.因为炎帝和黄帝通过禅让制和平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D.因为炎、黄二帝带领人民治理了水患,发展了农业生产
  • 奠定三国鼎立的战役是
    [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 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下面理解错误的是
    [     ]
    A.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B.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C.文化上,推行儒家教育,举办太学
    D.军事上,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巩固国家统一
  • 通过探究事件的因果关系来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事件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
    A.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    
    B.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汉朝进入鼎盛
    C.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
    D.司马迁受宫刑——写成《史记》
  • 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 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负责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
    A.大禹        
    B.李冰          
    C.商鞅        
    D.诸葛氏
◎ 2011-2012学年人教新课标版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
    [     ]
    A.天下第一楷书  
    B.天下第一行书  
    C.天下第一草书    
    D.天下第一篆书
  • 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有140所。当年传教士翻译的这部著作应是
    [     ]
    A.《诗经》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 对下列两幅图片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图一

    图二
    [     ]
    A.春秋争霸              
    B.战国争雄        
    C.百家争鸣        
    D.秦的统一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的这首诗赞扬的是
    [     ]
    A.嬴政            
    B.李世民        
    C.汉武帝        
    D.武则天
  • “烽火戏诸侯”是大家都熟悉的成语故事,这里的“诸侯”是通过西周时期什么制度产生的
    [     ]
    A.奴隶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曹操的“志”在何处
    [     ]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献帝      
    D.建立魏
  • 我国很早就出现原始的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这要感谢的原始居民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 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编钟    
    D.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 2011-2012学年人教新课标版辽宁省鞍山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战国时期,我国封建制度逐步确立,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我国封建社会的逐步确立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完成的
    [     ]
    A.战争          
    B.起义         
    C.谈判        
    D.变法
  •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治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他是
    [     ]
    A.商鞅          
    B.齐桓公     
    C.屈原      
    D.扁鹊
  •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
    [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 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
    [     ]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西晋末年
  • 逝去的注定不会再现,然而无数成语故事的留存却给了我们长久回望的可能。请将下列成语序号与相关内容的字母符号连接,把相关的结果填在指定的位置上。
    (1)千金一笑 A.巨鹿之战
    (2)退避三舍 B.越王勾践不忘国耻,立志报仇
    (3)卧薪尝胆 C.城濮之战
    (4)破釜沉舟 D.烽火戏诸侯
  • 材料一:汉武帝即位之初,从匈奴降人口中得知,过去匈奴破月氏,以月氏王头颅为溺器,月氏深恨匈奴,武帝遂悬赏征募使者出使月氏,希望联合月氏夹击匈奴。当时有汉中人张骞应募。……由于所经均汉人未到之地,史称“张骞凿室”。
    材料二:丝绸之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南亚, 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路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织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1)根据材料一分析汉武帝最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意大利的旅行团打算由丝绸之路来中国,重温汉代的辉煌与繁荣。请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设计一条旅游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给这条商路重新命名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秦朝时)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著名史学家郭沫若
    回答:
    (1)“书籍被烧残”指的是什么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举出“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主要派别(百家争鸣)及其代表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某一家的思想“既成就了秦朝,也葬送了秦朝”,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汉时期“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又受到了一次严重打击,你认为是哪个事件?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
    材料二: 孝文帝的改革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多方面。主要有:第一,规定官吏俸禄,禁止贪污;第二,将国家掌握的荒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第三,迁都(洛阳)和实 行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如讲汉话,穿汉服,与汉族联姻,学汉礼等。
    请回答:
    (1)分别总结以上两次改革的作用或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以上两次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