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人教新课标版江西省上饶市六中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发生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而且失败的是那样的惨,条约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奕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
  •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 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该对联反映了_____条约签订后的情形。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 在中国近代前期,中国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     ]
    A.战争的性质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化
    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的结局
    C.政府的态度、政策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是
    [     ]
    A.允许外国驻兵北京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2011-2012学年人教新课标版江西省上饶市六中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
    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 2010年5月17~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地区的重视。清朝时,认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毅然率军从沙俄手中收复新疆的将领是
    [     ]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林则徐
    D.谭嗣同
  •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这“三民”是指
    ①民族②民主③民权④民生
    [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于
    [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五卅运动
  •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渡江战役
  •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     ]
    A.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     ]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中华人民共和国
    D.十一届三中全会
◎ 2011-2012学年人教新课标版江西省上饶市六中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人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了,于是开始了
    [     ]
    A.太平天国运动
    B.编写《海国图志》
    C.洋务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 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因为在这里
    [     ]
    A.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2009年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吴雄率中国国民党访问大陆,在谈到两岸关系时说:“我们应正视历史,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求同存异,创造双赢。”打开历史的闸门,国共两党在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了
    [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京汉铁路大罢工
  •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     ]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解放了人们思想
    C.维护了民族尊严
    D.挽救了民族危亡
  • 标志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     ]
    A.总理衙门的设立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
    [     ]
    A.是中国共产党建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的标志
    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D.建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不怕北风和大雪,……”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至少找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朱毛”分别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这首歌谣表现了红军的一种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师夷长技”

    图2变法图强

              图3孙中山             

    图4陈独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求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材料二:“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材料三:“废除二十一条。”
    请完成:
    (1)上面的三条口号是在什么事件中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一条口号最能说明该事件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中的“国贼”主要指哪些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事件最后取得了哪些初步的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