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版状元360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学期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 第13单元的第一部分试题
  • 广州沙面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中,不包括
    [     ]
    A.清政府的对外政策
    B.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
    C.近代不平等条约 
    D.中国建筑师主动学习、模仿西洋建筑艺术
  • 1902年6月26日《大公报》所刊登的一则征婚广告,引述如下:“近有南国志士某君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条件如下:一要天足;二要晓中西学门径;三聘娶 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则征婚广告是迄今为止见诸报端的第一则未公开姓名的征婚广告,反映了此时
    ①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民主思潮的 影响
    ③近代中国政治运动的影响 ④人们思想的解放
    [     ]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①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②人们审美观的变化 
    ③断发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④民众盲目模仿西方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 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明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 ,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其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这种现象说明在当时
    [     ]
    A.平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B.辛亥革命革除中国社会传统陋习
    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严重冲击
    D.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
◎ 2013版状元360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学期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 第13单元的第二部分试题
  •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 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 三峡博物馆展出的珍贵文物中,有一张毛笔书写的告示:“照得编结毛辫,向非汉制所遗。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现已实行改革,积习自当力除。惟直光复伊始,剪否听民便宜。衣服暂可仍旧,并非必仿泰西。凡我大汉民族,切勿误会惊疑。”与此告示发布直接相关的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国大革命
  • 1983年,有人针对杂志和日历的封面都是美女,说:“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农民或在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妇女的照片呢?”这一质疑说明改革开放初期 
    [     ]
    A.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人们的思想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C.不尊重劳动妇女的旧观念有所抬头
    D.西方腐朽生活方式开始影响中国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描述某个时期城市生活时写道:“好莱坞的电影受到了批判,后来遭到禁演,苏联和中国的电影取而代之;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开始流行中国式的服饰: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山服、解放服或叫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的毛式短上衣。”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近代以来“西风东渐”的结果
    B.建国初期社会物质财富较匮乏
    C.单一公有制下的计划经济体制
    D.“冷战”背景和国内政治的影响
◎ 2013版状元360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学期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 第13单元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关于我国轮船运输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最初为外国列强所垄断
    B.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水上运输业的局面
    C.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
    D.20世纪90年代以来,轮船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
  • 20世纪初,实业家张謇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     ]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C.通过电话了解        
    D.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
  • 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超过5亿,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各占一半。这一现象直接说明 
    [     ]
    A.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我国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C.当今中国人口众多 
    D.我国电话事业分属两家
  • 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
    A.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B.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互联网比其他媒介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  
    D.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尤其是十五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的招牌后面。在十七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失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英国城市人口统计表
    材料三

    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英国城乡居民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情况。材料三图所显示的DE和EF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城镇人口各有什么变化?出现这些不同变化的原因各是什么?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举例简要说明英国和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体现出的主要不同特点。
                                                                                                                                                                    
    (4)根据中英两国城市化进程所呈现的有关情况,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西方的生产力进入了“自驱动发展”的起飞阶段,为了显示国家的实力,英国政府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伦敦世界博览会。   
    ——《百年世博梦》
    材料二 1876年,美国费城的 世界博览会,是美国第一次举办的世博会。这一年,适逢美国建国百年。美国展品占据了大部分的展览面积。主厅:美国展品占据了一半,有精巧的打字机、自来水笔、手表、幻灯放映机、刚刚问世的电灯等;机械宫:美国展品占据了3/4,展出了抽水机、挖泥船、缝纫机、织布机等工业品;农业宫:美国展品占据了2/3;园艺宫:基本全是美国展品。在博览会的总展览 厅中,中国设立了自己的展室。正面一大牌楼,上书“大清国” 三字,横额曰“物华天宝”,两侧有对联“集十八省大观,天工可夺;庆一百年盛会,友谊斯敦”。两旁有东西辕门,上插黄地青龙旗,很像官府衙门,形式非常严肃。里面陈列了许多古色古香的橱柜,放置绸缎、象牙雕刻、银器、景泰蓝、漆器、镜屏、瓷器、字画等。
    材料三 1910年,上海小说家陆士谔在他的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虚构了在一百年后的上海浦东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具体情形。他在游历上海时惊讶地发现,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见了中国人毕恭毕敬,而街头的新生事物则更多,以往经常碰撞行人的电车也改为地下行驶。“把地中掘空, 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 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2010年,百年梦想终成现实, 上海世博会如期举办。
    ——摘编自《世博岁月》
    材料四 201 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既是破解当今中国城市化难题的一次全球碰撞,更是一次中国加强与世界交流,向世界学习的重要契机。世博会虽然在一个城市举行,但它代表的不是一座城市,而是整个国家,要动员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力量,而是整个国家的力量;要展示的不是一个国家的文明,而是整个世界的文明,要反映的不是一种文化,而是多元的文化。
    ——《百年世博梦》
    (1)材料一中推动“自驱动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举办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美两国在费城世博会上展品的差异,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幻想百年后中国上海发生了哪些变化(不得照抄材料)?并简要分析中国“百年梦想终成现实”的原因。
                                                                                                                                                                    
    (4)综合材料一至材料四,世博会的发展历程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什么启示?
                                                                                                                                                                    
    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