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届岳麓版高三历史高考一轮训练:1.1.2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的第一部分试题
  • 如图所示的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分别出现于
    [     ]
    A.秦朝和西汉  
    B.西汉和东汉
    C.秦朝和唐朝  
    D.唐朝和宋朝
  •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和秦朝相比,中央权力机构最大的变化是
    [     ]
    A.出现了内外相制的权力结构
    B.扩大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监察体系
    C.加强了三公九卿的官僚体系
    D.增强了以丞相为首的中枢机构权力
  • 北宋时期,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1804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既未授予联邦,亦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力,概归各州各自保留”,也就是说宪法单独列举中央的权力而未经列举的权力一概归各州。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的这些措施实际上都是为了
    [     ]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B.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C.给予地方一定的自治权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势力
  • 1735年,法国有位学者说,在中国“一位学者,尽管是农夫之子,也很有希望达到高位,并且还会成为国家的宰相,因为孩子都是平等的。”这表明
    [     ]
    A.中国当时的官员选拔农学、经学并重,强调人才的素质培养
    B.他看到中国官员产生方式的公平性,但夸大了它的作用
    C.平等的民主思想开始在中国产生并影响人才选拔
    D.当时“东学”“西学”相互交融,东西方文明齐头并进
  •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表明唐朝时期
    [     ]
    A.政治民主化出现  
    B.皇帝大权已旁落
    C.三省体制存在弊端  
    D.社会纷争错综复杂
◎ 2013届岳麓版高三历史高考一轮训练:1.1.2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的第二部分试题
  • 从社会历史看,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唐以后的历史则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选举社会”。这“选举社会”是指
    [     ]
    A.唐朝民主推举官员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察举制度  
    D.科举制度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体制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 赵匡胤一日内罢免了三位宰相,以至于出现在颁布任命新宰相赵普的敕书时,竟然没有在任宰相“署敕”的怪现象。赵匡胤就对赵普说:“卿但进敕,朕为卿署字,可乎?”由于不合乎任命新宰相的程序,只得暂时作罢。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赵匡胤皇权专制思想浓厚
    B.当时宰相对专制皇权没有约束作用
    C.宰相对皇权具有牵制作用
    D.赵匡胤想临时改变宰相的任命程序
  • 马克思说:“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对该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①君主专制是最典型的“人治” ②君主专制具有残暴性 
    ③君主专制极大地压制了“人性” ④君主专制有害无利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明清两代的皇室宗亲触犯国法,有宗人府按皇室家法处置。宗人府一度成为连皇帝也要礼敬三分的超然机构。它既管皇室人丁户籍,也管皇室祭祀礼仪,还包揽皇室的教育后勤,俨然一个独立的小政府。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明清时期的皇族犯法与民同罪
    B.宗人府是权力很大的政府机关
    C.宗人府负责主持皇室的家族活动
    D.宗人府的法律地位一度高于皇帝
◎ 2013届岳麓版高三历史高考一轮训练:1.1.2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的第三部分试题
  • 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此大臣主张 
    [     ]
    A.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
    B.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
    C.实行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
    D.加强中央政府的集权
  • 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     ]
    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
    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
  • 故宫养心殿有一对红漆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副楹联理解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 ②反映了统治者对集权的极端渴望 
    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④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实写照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材料二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于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材料三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材料四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结合材料二、四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大循环,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3)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
    材料二 唐朝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不能直接为官。要想步入仕途,还得通过吏部选官考试。吏部选官标准有四条:“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
    材料三 清廷为了甄拔寒俊、遴选真才,采取了严禁营私舞弊、严格科场纪律、裁抑大臣子弟、屡兴科场之狱等诸多措施。……唐宋时期,科场案少且处罚轻,不过革职、降秩而已。清代迭兴科场案,对违法者往往处以极刑,且殃及亲属。如顺治丁酉乡试一案,斩考官7人,流放100余人。惟其如此,才基本上维护了科举选士的公正原则。所以,魏源称科举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公”。梁启超说:“科举,法之最善者也”“科举为升平世之政”。
    ——宋元强《从清朝状元看古代科举制度》
    (1)根据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察举制”的内涵。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有哪些变化。 
                                                                                                                                                                    
    (2)试从唐朝吏部选官考试的标准,谈谈你对唐朝政治制度的评价。 
                                                                                                                                                                    
    (3)魏源和梁启超的看法是否有道理,据材料三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