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九年级历史专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综合检测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20世纪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为反帝反封建作出了贡献
  • 电影《农奴》讲述了新中匡l成立后藏族奴隶娃子强巴从过去被迫装哑巴到在解放军的帮助下开口说话的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电影《农奴》主要歌颂了 
    [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西藏的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
  • 辽宁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大跃进运动
  • 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上甘岭》上映后,片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一下子唱响了神州大地,影响了几代人。歌中唱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歌曲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眷热爱和眷恋。这说明抗美援朝是为了
    [     ]
    A.使家乡更富饶,让祖国更美好
    B.让中朝两国人民都生活在美丽的土地上
    C.打击美国侵略者
    D.保卫世界和平,保卫美丽的新中国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建设的成果显示,这些成果集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我国进行了三大改造
    C.为了巩固新生政权
    D.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彭德怀1958年《故乡行》诗词中反映的景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     ]
    A.自然灾害严重
    B.苏联撤走专家
    C.发动“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
    A.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B.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扩大生产的经营自主权
    D.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所有制
  • 下图是1986某省企业的变化情况,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工业化
    B.三大改造
    C.对外开放
    D.国有企业的改革
◎ 2012年九年级历史专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综合检测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2011年3月30日,澳门蓝皮书出版发行,蓝皮书由总报告、政治法律篇、经济贸易篇、社会事业篇、文化事业篇及附录等6部分组成,重点阐述了澳门回归10多年来澳门的巨大变化。这得益于我们在澳门实施的
    [     ]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本经济制度
    D.一国两制
  •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期刊之一,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度当选其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能够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等几位世界领导人。你认为他获得此殊荣的原因是
    [     ]
    A.他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B.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的贡献
    C.他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D.他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 台湾行政院院长吴敦义说:“两岸关系始终是台湾社会的冲突点,台湾没那个本事搞独立,搞了内部也分裂,外部可能有危机。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才会认为应该搞一个独立国”。与此同时,台独支持者在“立法院”门口前依惯例喊口号,但是没有人和媒体捧场。这说明
    [     ]
    A.两岸统一的障碍基本消除
    B.两岸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C.国民党内部面临分裂
    D.两岸统一趋势不可逆转
  • 2011年4月《汉和防务评论》报道,在大连造船厂改建的一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将在今年加入中国海军,中国人的航母梦有望实现,中国海军力量将大大加强,人民解放军海军创建于
    [     ]
    A.1927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66年
  • 纪实电影《周恩来万隆之行》,生动再现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冲破重重阻力参加亚非会议的史实。电影中有一个情节是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他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了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
    [     ]
    A.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
    C.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 电影《航天英雄》描写的是中国宇航员的故事,影片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剑大的发展历程。标志着从无到有的成果是
    [     ]
    A.东方红1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六号
    D.嫦娥一号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巨大转变。下列成就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
    [     ]
    A.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承办上海APEC会议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通过了一批重要的法律,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一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     ]
    A.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1954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 2012年九年级历史专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综合检测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事迹出现在
    [     ]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他是
    [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焦裕禄
    D.侯德榜
  •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是
    [     ]
    A.制定863计划
    B.恢复普通高校入学制度
    C.实施“五个一工程”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 建国以来,我国人比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这反映了
    [     ]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各是什么地区?20世纪90年代这两个地区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D分别是什么地区?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一系列变化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一: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材料二: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工商界代表向党和毛泽东报喜
    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各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以上均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材料一中的“他”指谁?他开创的“新政”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则材料从本质上体现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简要指出他们的相同之处和本质区别。从中能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一:1949年10周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
    材料二:当代中国政府抓住机遇,积级参与国际事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材料一中的“中国的声音”主要指什么?“70年代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个国家外交发展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