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高三历史专题一基础测试的第一部分试题
  • 以下与下图中圆圈所示地区开始进入中原政权版图有关的是
                                         
    [     ]
    A.  开凿灵渠,平定岭南
    B.  修筑“自九原抵甘泉”的直道
    C.  开辟“五尺道”, 并在当地任命官吏
    D.  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对该地区进行管辖
  • 据齐鲁晚报载,“十五”期间,山东省西部一些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全省二孩性别比达到1 :20 左右。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从历史角度看, 这种观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宗法制            
    B. 科举制           
    C. 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D. 郡县制
  • 某同学读《元史》时对一位理财专家阿合马产生了兴趣,他了解到阿合马曾供职于中书省,中书省相当于唐代的                                                                                       
    [     ]
    A.  中书省    
    B.  尚书省.      
    C.  门下省      
    D.  户部
◎ 新课标高三历史专题一基础测试的第二部分试题
  • 某本古书上有这样的记载,上谕文武百官曰:“朕自临御以来, 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 期于辅弼, 以臻至治。故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 岂意奸臣窃持国柄,枉法诬贤...... 谋危社稷...... 赖神发其奸,皆就殄灭。朕欲革去中书省, 升六部, 仿古六卿之制, 俾之各司所事。......”据此,这位“上”应该是    
    [     ]
    A.  秦始皇      
    B.  唐太宗        
    C.  明太祖        
    D.  明成祖
  • 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 (元朝时中国西部民族的统称)应考;左榜供汉人(原金朝统治下的汉族、女真等民族)、南人(淮河以南的原南宋境内的人民)应考,乡试、会试考中名单都按民族分配。这表明元朝                                                                      
    [     ]
    A.科举制度得到最终确立    
    B. 以科举作为协调蒙汉关系的手段    
    C. 统一后重视全面推行汉化政策    
    D. 选拔人才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区别
  • 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     ]
    A.  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    
    B.  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  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  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 新课标高三历史专题一基础测试的第三部分试题
  • 历史记载,公元前219 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  禅粱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    东极。试分析秦始皇封惮的最主要目的                                                                    
    [     ]
    A. 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 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
    C. 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D. 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
  • 《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 年) 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
    A.  实现了中央集权    
    B.  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  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D.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 清朝由军机处直接寄发的有关机密要务的皇帝谕旨称为“廷寄”。下图是我国辽宁地区发现的国内唯一完整的廷寄,对此正确的说法是
                                                  
    [     ]
    A. 这张廷寄出现于康熙年间                                  
    B. 廷寄的内容是由军机处决策的    
    C. 廷寄的出现是专制皇权加强的表现    
    D. 为了保密,廷寄只能用满文书写
  • 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下列叙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                                                                                  
    [     ]
    A.  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逐步形成    
    B. “工商食官”的经济制度冲击农耕经济  
    C.  思想文化上形成儒佛道三教合流的局面    
    D.  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泰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泰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急,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拟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间
    职位
    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
    内阁首捕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 明太祖) 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4)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