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九年级历史模块二主题十一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的第一部分试题
  • 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     ]
    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中国建立60年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这一主题展开了探究。
    请说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与“历史性变化”相关的三个外交方面的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竞争,国防建设对科技的要求越来越高。导弹部队的建立就是适应这一趋势的结果。我国的导弹部队组建于
    [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 下列图片直接展示了新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的领域是

    嫦娥二号卫星

    东风导弹

    歼—20隐形战斗机
    [     ]
    A.外交
    B.国防科技领域
    C.综合国力
    D.中国国防武器逐渐超越美国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一次国际会议的圆满结束。这次会议是
    [     ]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中印关于西藏地区的谈判  
    C.皿太经合组织峰会  
    D.万隆会议
  •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下飞机后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尼克松事后写到:“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其中“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意味着
    [     ]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C.美国开始放弃干涉中国内政   
    D.中美两国的分歧从此消失
◎ 2012年九年级历史模块二主题十一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的第二部分试题
  •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于国际舞台。下列史实反映的外交活动中,改革开放前所取得的是  
    [     ]
    A.《中美联合公报》  
    B.中美建交  
    C.加入世贸  
    D.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
  •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成就举世瞩目。下列哪幅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重大外交成就

    A.中国在上海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B.中美建交

    C.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D.周恩来访问印度
    [     ]
    A.A
    B.B
    C.C
    D.D
  • 按中国古代常用的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20世纪有两个辛亥年在其中……年里发生了辛亥革命,在另一年里发生
    [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C.中美两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如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请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历史事件出现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中日关系缓和
    C.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D.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①符合全球化发展的趋势②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做出的正确选择
    ③体现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④标志着我国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012年九年级历史模块二主题十一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三幅图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对下列图片反映的信息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
    A.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
    C.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
  • 下图是1949—2008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其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亚非万隆会议的召开
    C.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D.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过程和结果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表明
    [     ]
    A.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B.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C.英国不再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D.“一国两制”足从国情出发、科学解决现实问题的创举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这主要在于我国
    [     ]
    A.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最早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香港、澳门的回归
  •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南京:屈辱城下之盟

    图二纽约:重返国际舞台
    (1)与图一有关的历史事件是哪次战争的直接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与图二有关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国际有利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一到图二,我国外交工作发生巨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中国成立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但20世纪70年代,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目前,中日两国关系总体保持良好势头。今年5月22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并与日本首相菅直人举行了会谈。
    (1)历史学家郭廷以认为:“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创痛,虽然不能说全部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以日本所给予的最多最巨。”清举出一例20世纪30年代的史实对日本的侵华罪行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关系出现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所述,请你为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是二战以来,国际组织历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由此开创了国际组织发展的新阶段……,国际组织在战后60多年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急剧增长,其数量爆炸性增长,成为当今世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材料二:中国从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积极广泛地参与了国际组织的活动,进入90年代后,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已有六百多个,其中政府间的组织七十余个。
    (1)通过材料一说明国际组织急剧增多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广泛参与国际组织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一例说明,我国参与的该组织对中国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融人情景,探究问题:
    材料一: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伟林说:“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年……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材料二: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06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当今各国GDP增量与世界GDP增量对比)已上升到14.5%,仅次于美国(22.8%)居第二位,比欧元区高1.4个百分点,比日本高6.7个百分点。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去年增长10.3%.,自1968年以来,日本“坚守”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宝座”长达42年。而在42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确定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已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
    (1)联系材料一回答,作者为什么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材料一二和建国60多年以来的历史,分析“我国已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从“名义上的大国”到“真正意义上的大国”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螋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