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能力训练卷(十一)(必修二)的第一部分试题
  • 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特殊”“新式”的原因是
    [     ]
    A.确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B.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是在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
    D.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 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     ]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粮补机补肥补补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
  •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A到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一五”计划的展开
    B.“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其中出现 C 到 D 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 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能力训练卷(十一)(必修二)的第二部分试题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 
    [     ]
    A.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
    C.“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这主要反映了
    [     ]
    A.中国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年-1958年、1959年-1964年、1970年-1975年、1979年-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79年-1984年相对应的是
    [     ]
    A.
    B.
    C.
    D.
  • 2011年3月2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苏之夜”主题晚宴,主题之一是“江苏愿与各国朋友一起,加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友好合作”。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
    [     ]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港口城市
    D.经济技术开放区
◎ 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能力训练卷(十一)(必修二)的第三部分试题
  • 改革开放后天津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这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优惠政策。1988年以后经国务院批准天津成立了
    [     ]
    A.沿海开放城市
    B.经济技术开发区
    C.经济特区
    D.滨海新区
  • 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
    [     ]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振兴之路。其中1919、1949、1979和2009年的主题先后是 
    [     ]
    A.科学发展——改革开放——独立解放——反帝爱国
    B.独立解放——科学发展——反帝爱国——改革开
    C.反帝爱国——独立解放——改革开放——科学发展
    D.改革开放——反帝爱国——科学发展——独立解放
  •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
    A.建立经济特区 南方讲话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之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三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三 
    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 改革是当今中国的主流,是全民之共识,是社会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材料一 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李鸿章是中国工业革命的先驱之一。但经过一场甲午战争,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却成了文明的代表,李鸿章推动的以民生富国为本的工业革命反倒被中国人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  
    (1)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挪动的第一步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谈谈你对它被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的理解。
                                                                                                                                                                    
    材料二 清朝有很多改革的机会,可是一延再延,错过时机。清义和团乱后,慈禧想改革了,提出九年立宪,但是迟迟没有动作,到了辛亥革命爆发前5个月才搞出个“皇族内阁”来,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的原因,并分析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
                                                                                                                                                                    
    材料三 2010年11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各国学者热衷于当代“中国经济模式”的探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指出,中国将走与以往大国崛起不同的发展道路。
    ——以上材料来自“凤凰网” 
    (3)各方学者所热衷的“中国经济模式”指什么?试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4)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历次改革与革命成败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