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版状元360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学期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 第21单元的第一部分试题
  • 鸦片战争后不久,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描写当时西方某国家:“帆樯云集,百货流通,富饶遂为西国之最。”该国家应是
    [     ]
    A.荷兰  
    B.英国
    C.西班牙  
    D.美国
  •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角度分析,在《海国图志》中,“志于英夷特详”。这是因为英国当时是 
    [     ]
    A.中国最主要的敌国  
    B.中国最重要的平等贸易国
    C.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D.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宪国家
  • 谭嗣同在其代表作《仁学》中说,幸亏清朝的兵不够强,假如其海军如英法,陆军 如俄德,那么君主专制的祸害会更大。此话主要 
    [     ]
    A.体现谭嗣同的汉奸卖国思想
    B.强调君主专制的祸害
    C.提出学习英法德俄民主政体
    D.指出清朝军事的落后
  • 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英国,取了个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是东洋、官在北洋”的奇人。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 
    [     ]
    A.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  
    B.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
    C.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 2013版状元360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学期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 第21单元的第二部分试题
  • “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命名。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 
    [     ]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C.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萌发
    D.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 中国近代有本书出版后屡遭毁禁,1917年再版时作者题记:“光绪辛卯(1891年)初刊于广州,各省五缩印,甲午奉旨毁版,戊戌庚 子二奉伪旨毁版,丁巳冬重刊于京城,戊午秋七月成,更生记。”据此判断这本书是
    [     ]
    A.《新学伪经考》  
    B.《天演论》
    C.《革命军》  
    D.《新青年》
  • 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     ]
    A.反对君主制度  
    B.西方的“长技”
    C.介绍研究西学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D.文学革命的影响
◎ 2013版状元360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学期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 第21单元的第三部分试题
  • 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 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
    [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 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 ②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 
    ③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④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之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 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说明李大钊
    [     ]
    A.能够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C.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D.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给20世纪初期的中国革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
    A.辛亥革命爆发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出现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来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民、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的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 些世纪里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主要历史条件。试举一例说明“士”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要求包括人物、 主张及影响三个方面内容。)
                                                                                                                                                                    
    (2)19世纪中期至19 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请归纳这一时期的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或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别涌现出哪些重要的政治派别,其主要主张分别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时期起到的作用。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 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材料三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 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究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杂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五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
    ——新华网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推动这一社会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哪三大事件?
                                                                                                                                                
    (2)材料二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
                                                                                                                                                                    
    (4)材料四中“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主要在哪些领域进行的?请以典型的史实加以说明。
                                                                                                                                                                     
    (5)材料四中“光明世界”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6)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